这部文集收录了库切在获得诺奖前的六篇批评文章。他在演讲中明确表示了批评的立场,并指出批评恰恰是经典用以定义自身、继续存在的重要因素。经典界定了批评的功能,并且批评必须承担起考虑和质疑经典的责任。库切表现出对后现代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友好,展示了他对本民族以及作家团体的谦卑和使命。
就像在另一部评论集《内心生活》中展示南非女作家戈迪默的才华一样,在这部文集中,库切展示了南非作家布莱顿.布莱顿巴赫被南非当局拒绝回国探亲,并被秘密警察逮捕并在故国度过七年牢狱之灾的内心世界。布莱顿.布莱顿巴赫教导他的女儿要像游牧民族那样对待土地,而不迷恋于土地本身。卢卡奇认为现代小说成为了小说家“直觉漂泊感”的写照。里尔克更加诗意地描绘了这种直觉的漂泊感。代夫尼.鲁克在《异乡人的国度》中是南非文坛上涉及女性主义的重要作家之一。通过对她多部作品的全面解析,库切发现她的作品开得很大,但挖得不深。库切展现了严谨审慎的评论风格,不仅仅孤立地探讨特定作品,而是对作家的整体艺术进行评判。戈迪默认为真正的艺术家起源于艺术家与人民之间的辩证关系,她的目标是变革社会。
当库切注意到他自己在荷兰作家马塞卢斯.艾芒兹的《死后的忏悔》中的叙述者面对内心无意识冲动时产生的无助感时,他并没有止步于自我反思,而是深入剖析了世俗的忏悔录这一文学形式的起源。他指出该形式源于卢梭的《忏悔录》,并随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记》而发展。陀思妥耶夫斯基更深刻地认识到了忏悔录背后的动机和目的,之后创作了《白痴》和《穷人》。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这些作品中破坏了卢梭及其追随者试图达到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意义的企图,揭示了世俗忏悔录背后隐藏的忏悔者的野心。在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专门评论中,库切观察了《白痴》中人物形象,特别是温和善良的梅诗金公爵,他引发了周围人完全扭曲的印象,被认为是虚伪甚至邪恶的人。这表明库切对作家通过作品对自己进行美化的批评。
在讨论布罗茨基的作品时,库切指出布罗茨基在评价那些他非常熟悉且长期交往的伟大诗人时,能够摆脱自己晦涩难懂的理论体系,进行实际的批评解读。然而,库切认为布罗茨基应该意识到,不应该出版未经压缩和修改的演讲稿,其中包含俏皮话和离题话。相反,博尔赫斯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库切同意布鲁姆对博尔赫斯的微词,并认为如果博尔赫斯能少一些对自己创作的抑制,他有可能成为一个更伟大的作家。
文学一直以来都有人在边缘地带深入探索和探寻。比如,阿摩司.奥兹通过《地下室的黑豹》引发了对传记写作伦理的思考,特别是关于何为爱国和何为叛徒。故事中的先知般的人物邓洛普引用圣经中的箴言,指出上帝惩罚他所爱的人,却爱无家可归的人。
每个人都在创作中尝试超越架构的边界,对于那些超越理性的部分,如理查森的《克拉丽莎》中的“神秘而自我封闭”部分,是需要经历痛苦的审视和推敲才能分辨其优劣,为其赋予正当的名声。有时候,就像博尔赫斯虚构集《南方》中的主人公一样,人们必须破格接受命运的挑战,即使明知必败。
人们一直在对文学的边界进行深入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