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的历史诞生于美国,但发扬于日本。其中融入了日本人的审美观,像是对细小事物的不断打磨,如盆景和枯山水。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都是好事。
便利店和超级市场的关系,类似于盆景和风景。在迷你化之后,便利店的功能发生了变化:它摒弃了超级市场的全面性和大批量的采购需求,转而提供方便、快捷、贴心的服务。经营者首先需要明白的是,便利店不仅仅是简单地缩小版的超市。
铃木最初的愿望是从事电视节目制作,进入零售业完全是意外。这与一开始立志后完成梦想的道路不同,而是如何完美地完成给定的任务。这也是现实主义的一种体现:我本想做某件事情,被忽悠去做另一件事,那就好好做好它。这其中也蕴含了东亚式的服从意识和集体主义意识,而非北美式的车库创业激情。然而,这种上班族式的成长也很好。这也让人想起太原唐久,它完全学习了711的经验,前人踩雷,后人照搬,也是一种稳妥的方式。如果这算作山寨,那么乔布斯直接照搬网景公司的图形界面、日本车起家阶段直接仿制欧美车又算不算山寨呢?山寨这个词是一种对中国本土模仿他者力量的自卑,需要克服,一种自嘲的表现。但是过分的自嘲是有害的。
关于经营方面,在书中提到了几点比较令人印象深刻的观点:
1、便利店应该细化到对单品的管理,要体现便利二字,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要应对时代变化,并且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不盲目跟风降价,而是提高产品质量(如饭团),这样反而找到了新的销售切入点(和别人赛道上不同,你谈价格我谈质量)。
2、对现有信息进行整合,将顾客反馈引入711的ATM机和线下货柜中进行销售。
3、铃木在美国偶然发现了711,然后带回日本推广便利店的想法。他意识到国内消费者对品质的追求还未得到满足,而且国内商店的效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了得出一些结论,必须具备对信息进行整合和观察分析的能力,这需要智慧和独立判断。
4、如何改革物流系统以提高便利店的运作效率,比如从各自配送各自的产品到统一配送,提升整体效率。
5、对炒饭等鲜食品的精益求精。不能因与供应商的关系亲近就轻易妥协新研发出的鲜食品质,要严格把控。
6、书末提到,铃木每个周末中午都会去711买鲜食品带回家当做午餐。这样可以最客观地评价食品的质量(这点令人怀疑,难道在美好的周末里你只吃便利店的饭盒吗?估计是打压员工的说辞)。
总体来说,这本书的文笔不算很好,很多内容都是老生常谈,给人一种老师傅指导的感觉,有一种职人的风格。
当然,这类自述性的作品我们不能完全相信。商言商,不谈运气就不是诚实的表现。而且商业的东西,很多内幕是不能写出来的。很多成功的原因可能也是在成功后才找到的补救措施:成功了就算你的决策错误也是对的。所以任何信息都需要辩证看待,不要迷信,不要盲从,要独立思考,根据自己的需求使用。
另外,以观察的太原某便利店为例,运营好便利店需要:经常进行折扣宣传(如微信群)、提供应季水果(只选两三种水果销售)、与各大银行合作提供折扣(如招商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等,提供商品券等)、与本地供应商进行良好合作(如九牛牧业)、本地化学习711的经验(如玉米、烤肠、包子的销售,代缴水电煤气费,代缴话费),以及优化鲜食冷链配送等等。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