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需要结合当时的背景来看,否则会感觉割裂,并与作者的意图相距甚远。
成书背景: 在20世纪30年代的动荡时期,人们经历了一战的破坏,又面临经济危机,二战的阴影也逐渐显现。人们渴望一个消除战乱、物华天宝的人间乐土,而《消失的地平线》就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出版了。香格里拉成为热门词汇,原意为“心中的日月”,象征着内心中理想而美好的世外桃源。本书与国外版的《桃花源记》相似。
个人书评: 这是我在2017年购买,直到2023年才读完的一本书。
在2017年,我毕业后回到学校参加游园会,偶然发现了这本书,封面上的一句话:“一部小说创造了香格里拉这个让所有人魂牵梦萦的地方。”吸引了我。香格里拉对我来说是一个遗憾。当时,我和室友们计划毕业旅行,将首站定在香格里拉,但由于找工作的原因,最终计划搁置了。我天真地想,等赚了钱再去,能有更好的体验。虽然经济上有能力,但时间不允许。直到今天,我仍未去过香格里拉。最近,我终于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有些时光可以让我回忆起往事。尽管身体不能自由行动,但可以通过阅读让灵魂自由遨游。
读完之后,有一个问题浮现在我的脑海中:现在的我们还需要香格里拉吗?
许巍的《蓝莲花》曾让无数人心生丈量世界的欲望,《去有风的地方》让人对大理心生向往。在这个快节奏、焦虑和娱乐过度的时代,我们需要一个“香格里拉”让身体停下来,让身心达到平衡。
这个“香格里拉”不一定在远方,而在我们内心的宁静之处。香格里拉的本意是“心中的日月”,也是作者内心的安宁之所。我们的安宁之所可以是一次远行、一次野营、一次茶话会,甚至是一段阅读时光,为何不呢?这也许就是我们人生的修行。
回到《消失的地平线》这本书。它以多个故事交织的方式展开,从“我”与卢瑟福的对话开始,引入康维等四个人误入香格里拉的故事,通过康维与活佛、张的对话展开其他角色的故事,全方位地描述了一个奉行适度原则、没有战乱、和平安宁且物质文娱充足的香格里拉。
对我来说,我是追寻康维等人如何误入香格里拉、如何离开香格里拉的答案而来到作者创造的香格里拉世界的。在作者笔下,我最喜欢并最有共鸣的角色不是康维,而是马林森。通过马林森焦虑不安的语言,作者回答了读者的疑惑,使整个故事更加有逻辑和自然。
作者在书中重点描绘了香格里拉的本地人和外来者的哲学观念碰撞。香格里拉的本地人是活佛和老张,他们主张避世;而外来者如马林森,主张直面现实。
在四个人中,布林克洛和巴纳德选择留下,康维也继承了活佛的衣钵并选择留下,而马林森成为两个世界的裂缝,他是四个外来者中唯一坚决要离开的人。在马林森看来,这里不是世外桃源,而是监狱、梦境,是不现实的。最后,满族少女罗珍出现在马匹队伍中,促使康维和马林森离开。
那么,作者的立场是什么?从“罗珍的逃亡”和康维在对话中提到的“活着的意义”,可以看出作者更推崇直面现实,但他仍安排了康维寻找回香格里拉的情节,表达他对香格里拉的向往。
这本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作者对中国的了解片面且肤浅,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仅限于表面。例如,他对“中庸之道”和“无为而治”的解释;书中描绘的中国只是作者的臆想。
其次,香格里拉成为了一个工具,成为了活佛佩罗思想的具象化。人们向往的是香格里拉的和谐,而不是追随佩罗。尤其是结合下一点来看,更显奇怪。
最后,夹带私货。尽管作者想表达在香格里拉宗教信仰是自由的,但为什么在第八章中提到“当强者相互毁灭的时候,基督教的伦理观念也许最终会得以实现”,并强调“活佛的低语中透着坚定”。我对此感到困惑,一个活佛在临终时会说出实现基督教信仰的遗言,这与适度原则相悖啊!
总的来说,这本书需要先了解当时的背景才能更好地阅读。尽管结合现代时代也能有所启示,但并不多。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