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之前,光看简介和推介语,我心满是期待。
又和作者差不多年龄的人,多少会觉得自己与作者存在几分相似性,或许能从这本书里一窥自己曾遗漏的工作细节,或许能再次通过那冰冷的历史建筑触碰到跨越时光的缩影,或许能回忆起那些刻骨铭心苦乐交织的日子,或许能体味鸡毛蒜皮的平凡生活里的美好遗趣……最起码,能看到几分熟悉且向往的人文关怀。
毕竟写生活,最需要的就是人文关怀,甚可将其视作一切文学的基底。
结局却出乎我的意料:我所期待的一切,统统都没有实现。
这整本书都零碎得像是一本普通的打工人日记,记录了自己工作和生活中接触到的形形色色的人或事,而工作地点和工作性质都不过是游离于记录之外的背景,隔几段便以生硬的简介罗列混入其中,生活过往也只是流水账式的表述,丝毫没有生出作者对历史和现下所见生出的主观感慨与思索。
换句话说,就算作者从事其他行业、以其他方式生活,就算把这些记录发生的背景替换为别的时间地点,所记也大体未变,只是具体呈现的方式稍换了而已。
客观背景和主观感受的割裂,是整本日记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致命伤。以致于我越读便越生出一种恼怒:简介和宣传将皇家宫苑摆在最显眼位置,近似于一种诈骗了。
——再好的切入点,没有落到实际,都只能是噱头。
诚然,本书也有可取之处。比如作者将现代的职工和古代的杂役联系在一起,读后会陡然生出“古今人生一大同”的震撼和空虚感,或是“现代文明发展远胜于古”的餍足感。然而这类文字的数量终究占比不多,绝大多数时候,我心中只有对作者文笔言之过浅的不满。
作者对此倒颇有自知之明,不止一次提到自己抽丝剥茧却缺乏浪漫的理工科思维,也提到自己对宫中往事不感兴趣,却还是努力写出了满满一本的体量。
于是乎写得零碎是必然,只见依附于表面功夫的匠气,却不见独辟蹊径的思维和胆量。
最令人喜爱的反而是那后记。在不长的篇幅里,作者终于能面对真实的自己,用简约的文笔写出最原始最直接的感触,比前面的费心雕琢要好上太多太多。
与其写千万琐碎,不如写一字真实。
是为评论本书,也是为警醒自己。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