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研究苏东坡的大部头频出,公众平台上也有文学许多爱好者借苏东坡这一大IP各抒己见。
对人物有争议是好事情,体现“百家争鸣”之传统。只是苏东坡的一生已被多人书写,如何从浩瀚的史料中撷取新颖之浪花,带来别有情趣的阅读品味,是对试图再一次评价、书写苏东坡的爱好者们的一次严苛考验。
林语堂大抵是第一位为苏东坡写传的当代作家了,《苏东坡传》也是林语堂一生的得意之作。尽管后人也有人批评林语堂在这部作品中有偏颇,史料并不十分严谨,但没有其它的理由,“只是想写罢了”,故而保函了诸多真情实感在其中。
孔凡礼的《苏轼年谱》煌煌近百万字,40卷的大部头,已经成为当代人研究苏东坡的必读书目。中华书局出版的另一套大部头《苏东坡全集》则收录了苏东坡更为全面的著作,堪称是苏东坡的“全”集。
李一冰的《苏东坡新传》出版于1983年,利用9年时间铸就了全新苏东坡的一生,“不写一句没有根据的话”是李一冰着墨苏东坡的根本,而基于李一冰本人的一段牢狱之灾,他书写苏东坡时,也是含有个人经历和特殊情感的。
《陪你去看苏东坡》、《在故宫寻找苏东坡》、《苏东坡地理》、《东坡茶》等著作则从侧面来描述苏东坡在各地、各处、各时的境况,以其为研究苏东坡增添了更为浓墨重彩的数笔。
那么,刘小川的《品中国文人·苏东坡三百篇》呢这本书有啥特点呢
《品中国文人》是刘小川多年写作生涯的思考和结晶,书中涉及到众多中国历史文人的方方面面。
这次,刘小川改变了策略,将苏东坡单列,以300篇的篇目着重加以书写,足见刘小川对苏东坡的重视。
不走寻常路是刘小川这位曾经的小说家撰写这本书的初衷,他秉承的是“大处不虚构,细节有想象”的书写原则和理念,使得短小隽永的篇章既单独成立,又连接成网,继而向读者描绘出关于苏东坡颠沛流离一生的精彩画卷。
苏东坡的精神境界是在他接二连三被贬、又被启用、再次被贬中逐渐升华起来的。不论身处境况如何,苏东坡都在坚守——坚守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和操守,从未有所偏颇。而这一点,也是作者刘小川非常推崇的。刘小川甚至借用了荷尔德林的诗句送给苏东坡——“思想最深刻者,热爱生机盎然”。
不论苏东坡人在何处,置身于何种境地,他对于生活总是充满了希望,将自己的豁达与乐观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位,也通过诗文、著作向后人延续、传递了自己的思想,枝枝叶叶都将苏东坡热爱生活的一面展示出来。
虽然苏东坡的仕途很不如意,但他却有如神助,总是在濒临绝境前获得救赎,或许与苏东坡始终保留为朝廷、为百姓谋福祉的初衷有关,或许与他多年来形成的人格魅力有关,或许如此定义他就是职场、仕途的幸运儿……但正是仕途的不如意、人生的波折,才激发出苏东坡内心更猛烈的才华,通过文字绽放出永久不被磨灭的历史光华。
掩卷而思,颇感刘小川的这种人物传记写法的新颖之处,既能从故事中了解主人公的一生,又不会产生阅读的压迫感,对于不经常阅读的朋友们不会产生过重的压力。
通过阅读一篇篇短小精悍的主题故事,读者的想象力与书中情节产生共鸣,激发代入感,使得读者仿佛就是其中一员,悄悄地靠在一旁“窥探”苏东坡的日常;又如苏东坡一样身陷囹圄之时,鞭打在苏东坡身上的刑罚,疼在了读者身上。
“对于创造性的历史人物,唯有创造性的思维方能与之对接”。
刘小川的书写灵感源自于对哲学的领悟,源自与对眉山这位老邻居的较真与崇拜,源自于对历史的尊重与开拓。
刘小川在走一条不寻常之路,他还在继续登攀,李白、陶渊明是他下两个目标。
品读好书,从历史开始。
品读好书,从书中撷取能量。
品读好书,更爱生活。
@丁玥读书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