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老师是著名的古典诗词学者和诗人。她在诗词鉴赏和创作方面造诣颇深。我之前读过她的《唐宋词十七讲》,她对诗词鉴赏的角度和细腻的讲解让我受益匪浅。
苏轼是备受喜爱的词人、文学家和画家。他在诗词、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而且,他的性情豁达、乐天知命,这使得他在千百年的岁月里获得了无数的粉丝。
这本《叶嘉莹论苏轼词》让两位伟人在时空中相遇,相信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苏轼的词作。
我手上的这本《叶嘉莹论苏轼词》是三苏文化出品的手稿珍藏版。它以手稿和出版文字相对比的形式,让读者深刻体会到叶嘉莹老师研究诗词的认真和深刻。每一个字和句子都经过反复斟酌和修改才写成的。
词这一文学体裁实际上起源于曲,即古代戏曲中的歌词,最初是一种不被重视的小词,是文人墨客在嬉乐时的消遣。因此,词一开始的风格都是表达伤春怨别、委婉幽怨的。它只能用来抒发词人内心情绪,而不是寄托人生志向。
这种情况直到苏轼出现后才有所改变。苏轼在词中表达了自己的抱负和志向,使词的诗意达到了高峰,让词摆脱了旧有形象,成为许多文人表达忧国忧民、志趣抱负的新的文学形式。
苏轼大约从熙宁五年开始创作词,最初创作的词多是游山玩水的短小调子。后来,苏轼的风格更加成熟,我们熟悉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等词作是他的代表作,这展示了苏轼在词作中的非凡能力和他想要以诗抒写词的意念。
当苏轼被贬黄州时,他达到了创作的高峰。不仅写出了《赤壁赋》这样的作品,他在词作方面也达到了更高的境界。他将他的社会意志和豁达心态都融入了词中。例如,“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句词可见其胸怀。
苏轼写词有着独特的风格。在创作初期,他受到欧阳修和柳永的影响,但他没有局限于他们表达情绪的框架。相反,他将自己豁达的情怀和广阔的景色融为一体,借景抒怀。
苏轼的词风格并不完全旷达,旷达只是他风格中的一部分。虽然他也写情感,但他写的是希望摆脱情感束缚的理想抱负。尽管如此,他还是全心全意地投入政治事业,他将情感与抱负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这才是我们喜欢的苏轼,他既有对事业的追求,又热爱生活。
总体而言,通过《叶嘉莹论苏轼词》这本书,叶嘉莹老师通过三篇文章让我们对苏轼词作的背景、灵感、寄托和创作能力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苏轼是特别的,他既拥有士大夫忧国忧民的特质,又有退而归田园的豁达心境。他的词作体现了这种进退之间形成的独特风格,给了无数人勇气和力量。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