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已经读了三本西方哲学入门书,《苏菲的世界》、《西方哲学史十五讲》和《西方哲学史讲演录》。一本一本读完后,除了对各个时期各位西方哲学家的思想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最重要的是让我理解了学习哲学的意义——学以致知和追求内心自由。
哲学、科学、神学都是探究终极真理的学科。科学通过实验,如同搭积木一样,一点一点地接近终极真理;神学通过信仰,通过认识上帝来认识世界;而哲学通过理性直接探究终极真理。由于缺少实验的支持,只能通过理性来认识世界,导致各位哲学家的观点和论证方法各不相同,甚至匪夷所思。以下以笛卡尔的观点和论证为例。
笛卡尔是唯理论的开创者,他希望把哲学像几何学那样建立在几个基本原理之上,然后从这些基本原理建设哲学大厦。笛卡尔通过不断怀疑确立了哲学的第一原理——我思故我在。在怀疑的过程中,笛卡尔认为物质世界、人类自身以及人类研究出来的数学逻辑学都可能是虚假的,只有怀疑本身是真实的,因为怀疑这个论点本身就是对论点的证明。然而,如果怀疑本身也是被操控的,假如有个调皮的上帝把“怀疑本身就是对怀疑的证明”植入人类的思维中,让人类相信“怀疑本身就是对怀疑的证明”,那么“我思故我在”因为“上帝”的概念是完满的,而“我”的存在是不完满的。根据“结果不能大于原因”的原理,无限完满的“上帝”的概念不可能来自不完满的“我”,只能来自于比我更完满的存在,这个完满的存在就是上帝。然而,这个原理的推导存在漏洞。比如,“结果不能大于原因”、“上帝”的概念是无限完满的、“我”是不完满的等等,这样如何推导出“上帝存在”是第二原理的问题。
学习哲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学以致用,而是为了学以致知。哲学通过理性来认识终极真理,既无法通过实验论证,又存在逻辑上的各种问题。终极真理本身是虚无缥缈的,而人的理性又是不完美的。通过不完美的理性去探究虚无缥缈的终极真理,注定没有终点。这是哲学的阿喀琉斯之踵,也是哲学光辉的一面,也是人类光辉的一面。哲学不是一种确定的知识,哲学无定论,哲学是“说不可说”的学问。明明知道没有终点,却依然要继续前进,这体现了人的“神性”。从自然哲学中诞生了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是研究看得见、摸得着的自然世界,而哲学是研究自然世界背后的世界。自然科学继承了哲学“学以致知”的特性,研究自然世界就是目的,而不是为了实用。
学习哲学的另一个意义是追求内心的自由。人在自然世界中需要遵守自然规则,所以在自然世界中是不自由的。而在人的内心道德世界中,人可以通过自己给自己立法获得自由,自律即自由。赵林老师曾在公开课中讲到:“德国古典哲学的本质就是追求内心的自由”。正如康德所说:“有两样东西,我越持久地思索就越敬畏: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
哲学是一门自由的学问,它的目的不在于具体的应用,而是热爱智慧、获取知识。学以致用、追求内心的自由让哲学在科学与神学之间展翅高飞,在通向终极真理的天空中永远航行。
我计划暂停阅读哲学相关书籍,因为哲学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需要时间不断消化和理解。我打算在阅读其他学科的入门书后再继续阅读其他哲学书籍。我的阅读顺序就像人类认知的顺序一样,首先是神话和宗教,然后是哲学,最后延伸到各种自然和人文科学。下一本书我打算读包刚升的《政治学通识》。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