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时期的阅读感受,发现《孟子》一书越读越上瘾。在十多天里,花了三十几个小时,写了万余字的心得与笔记。随着记录不理解的点,逐步写出不同的观点,并慢慢总结文中的矛盾点,直至又感悟出不同的理解。《孟子》一书真的不简单,国学也不简单,可以相信也可以怀疑,可以赞成也可以反对。一切都需要读完了再看,也许在读完并深入理解后,很多之前的看法就不那么重要了。可以相信其中的一、二点,但切勿用断章取义。只有自己看了、读了、学了,才能真正获得满足感。
————分割线————
与《论语》相比,《孟子》一文在文体风格上更贴近实际。有人说,《论语》不讨论人性问题,而《孟子》则讨论。如果换成孟子更贴合人性,那会不会更合适呢?从文中开篇的第一章就可以看到,梁惠王与梁襄王所处的时期正值魏国衰败之时。梁王们向往的策略和方针,只能说与当时的“仁”可能有些差异,但并不截然不同。所以,孟子的主张是否适用只能说“未必”适用。孟子是否了解到这一点,在文中开篇提到了“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你来找我有没有对我的好处,如何对我好,又应该如何。孟子的回答展示了态度和观点的不同。而在对待大国和小国之间差异的论述时,例如滕,孟子坦言“是谋非吾能及也。”很直白,很现实的表达。正如现在流行的说法:“在绝对实力面前,一切花拳绣腿都是没用的。”
但是,如果继续往下看,关于齐宣王用羊替牛,只是因为齐宣王不忍心。百姓认为齐宣王吝啬,而孟子认为这是仁爱的表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这句话的通俗理解可以是:“因为看到了牛,却没有看到羊,所以用羊替了牛。”这是怎样的心理呢?而在另一句“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是否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既然齐宣王可怜牛的无辜,又为何不停止这个祭祀呢?否则,在生命层面上,牛和羊又有什么差别呢?
文章中存在一些观点冲突,这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有人说,孟子面对的是天下而不仅仅是个体。是否存在夸大的成分确实很难说。现代人用现代的眼光看待古人,必然会带上时代的色彩去分析。但是,从个人看待国学的角度来说,仍然需要从人性的角度出发。人性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变换,变化多端,多样多变。相对来说,古人比现代人更加简单。战乱时期的人性不应该比和平时期的人性更简单吗?是否需要去证明呢?或者,先从不过分吹捧,也不过分贬低开始吧。
附带一提,如果孟子倡导的“性善论”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那么围绕这个初始观点所展开的论述是否仍然正确呢?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