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适合的读者是经济学的初学者、准备深入研究经济学的学生以及非经济学专业的批评者们。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发展得非常快,从过去的宏大社会理论叙述,到上世纪使用模型进行分析,再到后来运用统计学进行检验分析,同时伴随着行为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分支学科的诞生。因此,经济学不算是一个无门槛的学科,对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认知有要求,而现代学习经济学也需要有一定量的统计学相关知识背景。这也让初学者感到困惑,让非经济学学者感到不解,使准备深入研究经济学的学生误以为必须盲目跟风采用最新、最复杂的数学模型才是必要的。即使在经济学教学中,也没有专门的课程明确阐述使用模型的边界,而这本书完全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模型是每个经济学学生的痛。本书作者丹尼·罗德里克是一个非常客观且具有丰富研究经验的经济学家,他的解释对刚开始进行经济学研究的学者绝对有启发性的帮助。一些杰出模型蕴含的智慧至今让人津津乐道,并悄然为我们的社会进步提供了许多思路和分析工具,但模型并不代表真理。这本书毫不回避模型的脆弱,并明确指出经济学研究方法的狭隘,对外界的批评一直被忽视。
深入研究过经济学的学者一定都被复杂的数学折磨过,或许质疑过这些数学公式存在的意义,而丹尼·罗德里克在他的这本书中的解释让我茅塞顿开。他毫不客气地说数学的使用不是因为研究者越来越聪明,相反,正是因为我们不够聪明。
基本上,经济学使用数学知识有两个原因:清晰和连贯。例如,卡尔·马克思、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或约瑟夫·熊彼特等经济学巨匠的宏大论述逻辑严谨,但我们仍有着无穷的争议,没有人真正明白他们到底在说什么。而像保罗·萨缪尔森或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这样的经济学家,他们的文章精髓体现在数学公式上,因此并未引起任何争论。数学的连贯性确保了从假设能够严谨地推导出结论,而文字阐述常常会忽视不明显但可能很重要的相互作用,从而给读者造成无法解决的困惑和争议。
这本书最后也谈到了社会对经济学家的误解。大多数经济学家都是典型的象牙塔学者,以写论文为职业,而不是对当下事务宣经讲道。即使在公共讨论中,他们秉承着严谨的研究宗旨,让听众对他们观点中的许多前提和例外条件感到疑惑。公众对经济学研究的误解与这种壁垒密切相关,或许经济学知识科普也是经济学研究者将来需要考虑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