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了2/3,摘录了一些有启发的部分,剩下1/3关于数学定理和编程技术性的内容没有看。
有效学习
- 投入时间是一种谬论,实际投入的是时间和效率的乘积 - 尽管学习时间长,但学习密度低,结果乘起来还是低。比如应试教育英语口语
学习密度和专注力
- 睡觉、走路和吃饭都可以思考问题。潜意识能在你察觉不到的情况下产生效率。比如对一个问题冥思苦想,在睡梦中解出。 - “思维体力”:能够持续维持专注的事件,注意力造就非凡专家,天才来源于长期专注的训练。 - 如何理解《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的“要事第一”关注分为主动关注和被动关注,主动关注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即要去长期积累会对你人生产生重大影响的事。而大部分人给予琐事太多主动关注,实际上,让这些不重要的事自己来找你就好了。
学习习惯
- 做读书笔记时摘抄好例子,长期坚持会受益,比如为以后写书积累素材。 - 多看心理学和思维的书,它们是跨学科的meta“元知识”。 - 焦虑的时候就写下来,去思考、分析,把情绪模块转为推理模块。 - 博客、播客和自媒体对我来说只是学习和思考的副产品,我不为写文章而写文章。 - 按照写书的标准写博客。 - 时间是最重要的资源,要学会判断一个东西值不值得学。 - 在一段的空余时间集中学习一样东西。比如心理学、编程··· - 传统的书籍阅读永远优于互联网阅读,后者往往浅表且不成系统。 - 学习一样东西之前,先积累问题。疑问越多,思考越深,收获越大。 - 学习一个小领域时,时时把“最终能够写出一篇漂亮的survey”放在大脑中提醒自己。 - 坚持不下去怎么办惊人的简单——如果觉得做不下去了,就硬着头皮坚持做,然后就类似麻木了,适应了,那种望而却步的感觉会自动退去。 - 掌握一门专业知识,其实每天一点时间,专注、积累和持之以恒也就够了。
逃出你的肖申克
- 人总是混淆“事实”和“推断”,尤其是当我们对推断的确信度很高的时候,或者某种推断对我们有利的时候,或者当这个推断源于我们大脑先验的偏见。 - 偏见可能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和自我妨碍的陷阱。 - Emotion(情感)和motion(动力)是同源词,实际上,我们生所谓的活的意义就来自于情感。 - 我们只是生活在信息社会的远古人。(eg.经过漫长进化的原始脑vs新进的理性脑;例如“光来自上方”的先验假设;进化给我们的天生道德判断神经回路“良知的召唤” - 自然选择最优化的目标函数不是“幸福感”,而是“繁衍概率” - 为什么情感脑(原始脑)总会占据上风因为在远古的远古,它就已经为人类的繁衍做出卓越贡献了——食物,性,危险,社交,道德感(MeanGenes,Advancesinpsychology) - 大脑是用进废退的,习惯是自我巩固的。
为什么你应该从现在就开始写博客
- 让你自己成为一个持续学习和思考的人,并只写你真正思考和总结之后的产物,其他一切就会随之而来。 - 不要碎碎念,阅读博客的人希望得到信息而不是噪音。
遇到问题为什么应该自己动手
- 学习新东西,遇到困难为什么会放弃人的大脑潜意识会运行一个经济决策,去衡量性价比是每个经济个体的原则。放弃有两个原因,一是高估了困难,而是低估了结果收益或是你看不到明显收益。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