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永安是网红吗?
这是我看这本书介绍的时候脑中冒出的第一个念头。我在网上查找这本书信息的时候,看到这样介绍他:B站等平台录制系列视频,在年轻人中拥有超高人气,拥有百万粉丝,被网游亲切的成为“懂爱情的梁老师”。
然而,在我阅读这本书之前,我从未听说过梁永安。甚至因为这段“网红式”的介绍,我差点错过了这本书。
促使我决定开始阅读这本书的,是书中附带的便签上印着的那句话——“那些多彩的人生都深藏在过往的日常里”。
至少,我可以通过一本“日常生活整理的书”,来了解一下这位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和B站up主。
一份不错的书单
更准确地说,这本《日常》以梁永安的阅读和观影为主题,大部分内容都是他的读后感和观影体验。
对我来说,阅读这本书时最直观的感受是:他阅读量很大。
文学批评、经典名著、现当代小说、散文诗歌、摄影集,无所不包。上一篇可能是一本现代小说,下一篇可能是电影导演的日记,然后可能是一本杂文随笔,再接着是一篇关于人物传记的文章。
看到书中介绍梁永安有着“中文系教授”头衔时,我有一点抗拒,担心这本书是一个掉书袋的先生,一本堆砌了专业术语的书。
然而,庆幸的是,完全没有那种被“专业书评”搞晕的感觉。
书写虽然随意,但读起来非常顺畅。
每一篇随笔都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剖析,有的是关于书的作者,有的是关于创作背景,还有的是关于小说情节。即使谈到的是一本我没看过的书(事实上,很多我都没看过),也不会感到疏离,甚至很多文章,会让我产生想找这本书来看看的欲望。
细腻的情感表达
梁永安是一个情感细腻的人,在阅读他的文章时我会有这种感觉,也难怪网上称他“懂爱情的梁老师”。不仅仅是对于爱情,一个情感细腻的人自然对于友情、亲情或其他任何情感都有更入微的发现。
在阅读增补版《傅雷家书》时,梁永安的关注点是母亲朱梅馥的信,他说她的信“深切而温暖,字字句句展示着妈妈的牵挂”。列举的信中包括对儿子的担心、对儿子花心的斥责,还有对儿子感情方面的叮嘱。还选了一封朱梅馥向儿子求援的信,书中将这些生活化、更具亲情味的信与傅雷夫妇自杀时的情节进行了对比,使梁永安在文中的那句话——“当一个人远远地走在社会主流的前面、走在千百万人难以理解的追寻中,整个人生就变成一场灾难”——更有力度。
中文系教授的独到见解
梁永安的阅读带有他自己独到的见解,这也是我阅读这本《日常》时获得的最大乐趣。
例如,在提及的《堂·吉诃德》中,许多人在解读时只是说唐吉坷德是一个“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体”,会简单地顺着塞万提斯的自序说这本书是“对骑士文学的一种讽刺”。
但是梁永安的解释明显地有他自己的思考,从书中的人物联想到我们自己的生活。
塞万提斯用十几年的写作,向读者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两个如影随形又截然相反的人(堂·吉诃德和桑丘),你愿意做哪一个?从浪漫的角度看,很多人会赞赏堂·吉诃德,然而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大部分人还是会选择做桑丘。人们总是不愿意成为自己所赞赏的那种人物,就像我们很少去读最伟大的书一样,太累了,太崇高了。在桑丘的眼中,堂·吉诃德虽然疯疯癫癫,但也有可能干出一番伟业,让帮工出身的自己真的当上“总督”。换句话说,堂·吉诃德是桑丘的一个障碍,桑丘才是真正的主角。历史上也的确存在这样的一面:英雄总是用来牺牲的,最适合崇拜刻在纪念碑上,而生活的主体永远是“桑丘们”的组合。……我并不觉得桑丘有多庸俗,他离我们很近,一举一动都很像我们。堂·吉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