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的传说和神话中,总会出现英雄战胜猛兽或怪兽,并完成自我磨练的情节。这种主题超越了语言和地理屏障,在古老的民族记忆中广为流传。虽然“食人动物”不是生物学上的准确概念,但却形象地描述了人类早期对这些肉食动物的恐惧,如蛇、鳄鱼或狮子等在神话中都是常见的“吃人怪兽”。为什么人类对“食人动物”有如此自然的恐惧呢?这可能与死亡的本质有关。本书指出:“同类相食是文明的禁忌之一,它引起的恐惧和厌恶最大。在情感上,我们很难区分人类吃人和动物吃人的区别,因此对食人动物的担忧与自身成为食人者的担忧交织在一起,引发着愤怒和恐惧。我们不应该傲慢地认为自己和同类相食距离遥远。一旦战争或灾难引发身心混乱,食人现象很快就会重现……正是围绕食人问题,鳄鱼才变得如此具有象征意义。被鳄鱼吞噬意味着永远被邪恶所吞噬,失去了一切永生的希望,灵魂归于撒旦,肉体归于尘土。”
本书有趣之处在于难以用单一特征来描述其内容。除了自然历史知识外,本书还具有游记的风格,作者通过亲身经历与亚洲狮、鳄鱼和棕熊近距离接触,使读者深入了解它们的真实生态。同时,本书的副标题“在历史和思想丛林里的食人动物”,也表明了对于文化与思想方面的深刻探讨。这正是本书最有魅力的地方,借助各种修辞手法、形象描述、以及出色的策划与撰写,作者呈现出一个核心的问题:人类如何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
尽管人类本身也是动物,这一点是无可争议的,但人类对于周围环境和其他生物的影响,却已超越了地球上出现过的任何一种生物。由于不同生物所处生态位的不同,受到人类影响的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在本书中,它指出:“肉食动物会很容易受到灭绝的威胁,因为它们需要宽广的栖息地,怀孕期长而窝崽数少,而人类狩猎、获取自然产品和运动娱乐等活动,同样威胁到它们的生存;此外,这些动物的分布往往跨越国界,具有无法解决的管理问题。在聚群繁殖时,如果遭到人类的干扰,它们也会表现出非适应性的行为特征。” 所以,那些最容易受到人类威胁而濒于灭绝的动物往往就是那些大型哺乳类的肉食动物,例如北极熊、老虎、棕熊和狮子等。如果我们尝试跟随作者的视角,还原这些“食人动物”的真实生长环境,以及它们与当地居民的关系,我们会发现,它们的生存环境其实很复杂。它们的生死,有时会受到地球另一端奢侈品价格的影响,有时也决定于某个国家的政治体制。而当地人对于这些“食人动物”的态度相当复杂。一方面,它们的存在可能威胁当地人的生命和财产,但另一方面,基于当地文化及传统的惯性,当地人又会对这些“食人动物”心怀敬畏和保护之心。
本书并未明确回答这个问题,尽管可以看出作者对于问题的担忧和思考。这些“食人动物”真正消失对人类意味着什么?这可能不是一个能够简单回答的问题,但这也许是本书最引人注目之处。因此,我特别喜欢书中最后一段在正文部分的描述。尽管这里什么也没说,但在此时此地,我们可以感受到变化的巨大威力。它带来了不可承受的损失,在不同的景观和文化间穿梭,但此时此地,作者只想好好喝一杯茶,品味香甜牛奶中蕴含的麝香装满每个瞬间的喜悦。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