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薄荷实验和豆瓣鉴书团,最近有点忙,就随便写写吧。
收到书后发现自己2018年在豆瓣上标记过这本书的2004年版本但一直没读,当时刚开始通过《我们从未现代过》接触ANT理论与STS领域,尤其“对称性”概念说出了我一直以来一种政治不正确的模糊感受,即历史上最聪明的科学家提出的最严谨的科学论断迟早会被推翻的,因为他们只拥有一部分事实,所以不必太当真。记得读到拉图尔用有趣实例和分析建构和论证自己的理论,有点兴奋,也顺藤摸瓜读了一些他前面爱丁堡学派的研究,虽然现在全忘了。
但也许是惊艳感只能出现一次,也许是因为《实验室生活》是拉图尔早期作品(1979),更多是对实验室生活的田野调查而非理论分析更非理论建构,又或许是毕业后在一所理工科大学工作的经历,我对《实验室生活》失去了起初那种兴奋,而是不由自主想问“这本书的目标读者是谁”
那些真正拥有实验室生活的科研人员、研究生甚至本生可能比谁都懂得科研并不纯洁,不太可能读这本书,即使读了可能也会因为这种没有进入科研内容和学科史的“外部观察”没有技术含量而更看不起文科。那些仍然可能对科研保持圣洁想象的中小学生也不太会读这本书,因为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早早打破幻想,自然科学未必是最完美和严谨的,但相对于人文和社会来说确实更好把握。而像曾经的我这种隔行如隔山的人文学者或人文拥趸也不太可能读这本书,同样是人类学田野调查,太平洋岛民的生活比这个有趣多了,再说了,谁还没有几个天天做实验的朋友听他们发牢骚呢。至于把读书做纯粹消遣的人,可能会觉得这本书无聊或加剧了认为科研不靠谱的想法。
没有能想到的目标读者可能意味着这本书的读者只能是STS或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或准研究者,位于学术生产链中,很难如愿产生正面的意义,和它所批判的自我神圣化但其实深陷社会甚至利益链的自然科学研究并无根本区别。而且我工作后发现很奇怪的是很多大一大二新生对科研的态度不怎么正面,提起科研首先想到的并不是真理、探索,而是绩点、大佬、团队、卷、基金。不敢说这种印象是怎么来的,但能感觉到这对在社会大众层面推广科学精神是不利的~可能解构主义理论总是更符合世界是个巨大草台班子的印象而更吸引人吧,但是还没学会走就想学跑真的好吗,时代真的可以跨越吗~
不过拉图尔在这本书中还是显露了一些才华,摘录出来了,没时间读全书可以读读这几句就差不多了。
我们不仅主张事实由社会建构,还想指出在建构过程中,科学家会使用某些装置藏匿起所有建构的痕迹。别的领域难道不是一样嘛
人类思想是否能抵达客观真理的问题,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人应通过实践证明真理,即证明那超越他思想之东西的现实与力量拉图尔引的马克思,我从马克思中读出了海德格尔是怎么回事
在制造事实的初期阶段,由于科学家个人尚未与其主张脱钩,所以他难以简单地通过交换信息获得回报。那么,在这个科学活动经济模型中,什么是购买行为……每项投资的成功标准都是它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可信性的快速转化,推进了科学家可信性的循环周期。其实我觉得人文学科在这一点上比自然科学有过之而无不及,毕竟转化效率更慢也更在意话语权,但人文学者好像不太会刻意制造事实,也更少一些所谓的投资心态
科学发现的环境与非正式沟通的过程对科学生产至关重要嗯,比如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和牛顿的苹果,谁都知道也不会忘……
与科学家自己的叙述相比,我们对生物实验室中事实建构的叙述,既不更为高明,也不更显拙劣……科学家可资利用的可信性来源与我们没有任何区别,都是迫使人们从建议陈述中剔除模态,唯一区别是他们有一个实验室,我们有一个文本对称性呼之欲出啦!
总之,这本书就是拉图尔对称性理论建构之路上的一块垫脚石吧,适合对STS感兴趣想先读一些边缘易懂读物找找感觉的人。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