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的几个瞬间,外界对我的反馈让我感到虚伪,我感到羞愧。其实,我并不是刻意回避社会性问题,而是因为我的感官被外界信息干扰,缺乏独立思考。幸运的是,我已经慢慢开始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了,而且从未想过要停止。
在这本书中,心理学、传播媒介、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文学、历史和社会学等话题都通过对话得到了缓慢展开。这个月,我经常聚精会神地拿起这本书,专注地阅读。但很快,注意力就被其他事情吸引走了。我在思考,我的阅读是否不够真诚。我在想,为什么我如此不真诚呢?
首先是关于短视频时代——不要随意交付注意力资源。在一个睡前的夜晚,我看到戴锦华老师的一篇访谈,看完后我感到发冷,被恐惧淹没。一方面,其中提到的“网络暴戾”就像一团浓密的黑雾,将我包围,我难以想象我们这些高度依赖网络生存的人该如何面对可能随机辐射到我们身上的暴力。(“戾气是指某种强度、浓度极高的社会情绪,也是指其无定向、无目标的躁郁、狂暴特征。”——p55)另一方面,让我害怕的是,我经常变得麻木冷漠,难以真正共情苦难。我的视野被“信息茧房”所束缚,每天关注着我熟悉的领域和话题,轻易地将宝贵的注意力交给无关紧要且重复的信息。稍纵即逝的恐惧并没有发生在我身边,因此我显得漠视淡然。我可以安逸地待在自己的舒适圈里,就像是一个闭塞的圆圈,幸好内心深处有一个声音告诉我“不要排除异己”。这样我才能多听听、多看看真实的世界。(“大数据、精准投放,开始形构出越来越坚韧的信息茧房。某些已知、某种共识在类似的结构中叠加、增倍,而新知、未知、反例则了无痕迹地消失在友好、光洁之界面背后不可见的黑海或黑洞之中。”——p50)
其次是关于如何更好地立足——自然和社会秩序。整本书中,我最喜欢与吕植教授的对话。我喜欢她长期扎根于野外,用一己之力保护熊猫这个物种。她从事与自然和动物直接打交道的事业。她说的话对我来说既可爱又真实,极具说服力。在这个时代,投入自然的怀抱显得格外重要。我认为这是生存所必需的,甚至是安身立命的根基。就像我们是从自然母体中分离出来的一样,我们本能地渴望回归自然。当然,在实际行动中,吕植教授也谈到了保护环境时需要取舍,需要公平,需要技巧。
最后是关于想象力和创造力与勇气的关系。我最喜欢书中第一篇关于历史的对话。当我们谈论过去时,我总觉得这样的对话更加真实可信。历史学家谈论历史时,首先是个人的历史,分享自己的过去经历。所谓把“自己通过自身经验折射出对历史的理解。整个对话读起来清晰易懂,真实简单。书中有一个非常迷人的观点是“人同此心”,即过去的人和现在的人在人性上并没有太大不同。(“这个猜测的基础就是爱,在母亲棺材面前落的泪,一定不是假的泪,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会觉得一千五百年前的人其实是跟我们一样的人。”——p176)基于这一观点,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历史,过去的人和事才变得生动活泼。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