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这本。看到这本书的简介时,就想到了自己的切身体验。虽然它讲的是美国,但是中国也有着与亚马逊类似的巨头存在,而且对本土的影响力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内心有个预期:或许也能看到中国的影子。
然而,从前言开始,书中讲述的大部分内容于我却显得相当陌生。本书的作者麦克里斯认为,理解一家公司如何打下如此广泛和深入的根基,需要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于是,他从上个世纪的经济危机开始讲起,以小人物的亲身经历帮助读者理解时代的变化是如何影响个人与城市命运的。这种写法在我看来是比较新颖的(但确实不太感兴趣)。以前看的非虚构作品都更重理论与证据,而这本书却更重人物与剧情。读下来,很多时候会忘了这是一部社科作品而非小说,尤其它讲述的大部分情节我都没有相应的亲身经历可以对照。
当然,这不意味着它就失去了原书引证的数据来源、新闻等都被巧妙地整理到全书的最后几页,而脚注只留下必要的时代与文化信息的补充。不知道这种设计是为了与原书保持一致还是国内非虚构作品的默认规范,毕竟我非虚构主要看的是电子书。总之,这种版面设计确实令我阅读体验极佳。
“时代”这个词语,中国人必定都耳熟能详了吧。我总觉得它太宽泛,念多了,时代的真正意味反而模糊。私以为,我们常说的“时代”,本质是某段历史时期内资源最集中之处。而时代的影响,即资源分配及竞争产生的次效应。
这本书想讲的主要是贫富差距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其实早在亚马逊诞生之前、甚至微软落地西雅图之前就很显著了。书中当然引用了一些数据来说明巨头公司对贫富差距的催化作用,但是可能那种变化程度大到我难以切身体会了,反而对最开始的差距印象更加深刻:当微软、亚马逊等公司带资入驻西雅图时,他们与那些后来成为他们员工的人的资源支配权、影响力就有很大差异了。而后发生的一切,有一个短语能够非常精准地概括它:资本的异化。
不得不承认,社会资本的流动、经济的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那些闻利而动的商人,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依赖工业生产的发展得到提高。从社会评价来看,在利润呈爆发式增长的时候,人们好像更关注那些利润;待经济发展平缓,人们又开始关注利润背后的人心。这好像反映了一种囤积的本能,人们下意识地先把资源据为己有,而后再考虑资源分配方式是否恰当合理。
也是,体制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总有滞后性。总要等到问题足够突出,才能被足够广泛地意识到。这本书详尽地复盘亚马逊的前世今生,也是源自“人们看似无所不有,实际上一无所有”的现实状况,而这个现状到今天,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甚至一年两年内能解决的了。更何况,书中还提到诸如政治、种族等方面的问题。“入世”以来的中国所集中的社会资源愈发向世界发达国家看齐,也在这独特的社会体制与国民意志土壤上走上独特的发育道路,又反过来塑造了中国的社会面貌。书看着看着就会确定:是的,这也是中国的状况。
豆瓣在几年前捧红了一篇讲物流分拣经历的日记,今年,包括这篇文章在内的、作者所有工作相关的文章被集结出版,名字叫「我在北京送快递」。虽然是完全不同的写作视角与主题,但有很多相似的困境两本书能相互印证。
作为一名普通人、不占有什么大型资产的人,我不觉得自己能为改变现状出什么力,但是,意识到问题的存在、足够多的人深刻认识了这些问题,是改变的起点。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