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这本记录研究渔鸮的书籍。不停摄取关于渔鸮的“日常”,“为了在气温常低至零下30摄氏度的冬季生存,渔鸮储备了厚厚的脂肪。因此,乌德盖人曾把渔鸮当成珍贵的食物。吃掉渔鸮后,他们还把巨大的翅膀和尾巴铺开晒干,做成扇子,在猎鹿和野猪时用来驱散结成团团黑云的咬人的昆虫。”
“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苏尔马赫的办公室里舒舒服服地坐着讨论怎么寻找渔鸮是一码事,而现实过程中的寒冷、黑暗和寂静,完全是另外一码事。”在本书的结尾部分作者也写过有时甚至会有老虎出没,煎熬中等待,冰冷的河水,都没有拦住研究的步伐。
“渔鸮是不迁徙的,它们在同一个地方经受着炎热的夏日和冰封的冬季,所以如果听到了二重唱,就意味着有一对渔鸮定居在这片森林里。渔鸮的寿命很长,记录显示有超过二十五岁的野生渔鸮,所以二重唱的渔鸮很可能年复一年地出现在同一个地方。”如果这片奇妙独特的森林遭受了飓风的侵害后,渔鸮仍有可能存活下来,而作者对于渔鸮的关切也让他一次次想方设法“靠近”渔鸮。
渔鸮难以寻找繁殖的落脚点,这些森林中的巨人一颗树需要数百年的时间才能长够体量,容得下渔鸮。而森林里的道路常常会变成一种障碍,只能在双赢得情况下,那些树木不被砍伐掉。另外由于渔鸮的关注度并不是太高,还存在偷猎者为了图方便并且不认识渔鸮而误杀,以及资金、人力、设备等等困难。
在研究初期捕获的渔鸮,仅凭体重显然无法断定性别,由于了解太少,甚至连性别都没有分辨出来。确定当时抓到的是雌鸮,作者不禁担心起她的蛋是否冻坏了。后来在研究的第三年第一次直接观察到渔鸮捕猎,以及成鸟之间的互动行为。
滨海边疆区的荒野仍在,但愿渔鸮的数量能够越来越多。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