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一天读完的一本书,离开北京后我感觉少了很多浮躁,能更加静下心来读书。最近在家里的洗手间里发现了一本发霉了的《断舍离》。我回到北京后决定开始践行这个方法,因为它源自于瑜伽。之前在练习瑜伽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流动”的感觉。过完年之后,我不仅想继续练习,还想更深入地学习。
首先,我们可以从容易对付的“忘却物”开始,然后逐步对付无用处的“留恋物”。在处理这些杂物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断舍离EQ”,并且也会更加关注“不合适”、“不愉快”的事物和物品。只有坦然面对自己的感受和感觉,才能更清楚地认识哪些东西是“不合适”、“不愉快”的。有意识地按照这三个标准进行取舍和选择,才能不断磨炼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法来审视个体与物品之间的关系:三分法、751法、1out1in法、onetouch法、自立自由自在法。我们需要意识到,物品是“看得见的形态”与“看不见的情感”的集合体,同时也是我们“思维结果的证据”。无论是想都没想到就拥有的东西,还是经过思考并进行选择后得到的东西,它们都基于我们某种价值观和决断。因此,即使是没有依据的东西,也能带动我们的潜意识。
正因为如此,我们说“物即物,又非物”。在处理“思维的证据”时,我们也在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断舍离,我们能够正视现实,改变总是想逃避问题的毛病,创造清爽流畅感的“场”“空间”“时间”。
身体、心灵以及生命都与居所空间有着直接关系。因此,清理不需要、不合适、不愉快的杂物有助于促进“空间”的恢复。空间和时间密度的恰当程度对人际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具体场合和时间,保持适当的“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利用时间、空间和手中的东西,来创造宽松有度的“空间”,以适应不同的情况和环境。掌握“间”的意识,是断舍离中的重要方法。
保持“无论向谁展示、无论给谁看见都没关系”的居家状态,对于建立自信心非常重要。断舍离并不是一项繁琐的家务劳动,而是充满愉悦感的居所保养方法,让人可以生活得更加自由自在。当我们坦然面对自己的思维、感觉和感受时,就不会出现表里不一的自己,也能够开诚布公地展示自己。
所有的物品都是地球的借用品,我们只是在错误地将自己从地球处买来或获赠的东西,当成了自己的东西。认为自己“占有”这些物品,实际上是人类社会私自制定的特殊契约,无意义、毫无根据。因此,我们需要珍惜自己与物品之间的极为偶然的缘分,当缘分终结时,我们需要果断放下。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