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学时代第十一章《墨经》及后期墨家
墨子的思想通过一部《墨经》流传下来。流传下来的原因或许是因为墨学注重实用,对宇宙的看法也多根据常识。墨子在发挥自己的学说时立论更加精确,让自己的学说能够被更广泛的群体接受。这样实用且有侠义精神的学说,在战乱不断的春秋战国时代聚集了很多拥趸。墨子过世后,逐渐形成了一个严密的组织。这个带有宗教性质的组织将巨子奉为圣人,所有的成员完全听命于巨子,“且愿为之史”。即使在最纷乱的时候,墨者的组织也没有崩溃。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后期墨家的组织内部统一管理,没有私人财产,成员忠诚度极高,似乎有乌托邦的意味。
墨子哲学的根本是功利主义。《墨经》进一步强调功利主义的心理依据:人喜欢的就是利,厌恶的就是害,快乐和痛苦,是人在与自然相处,体验生命的两种感受,趋利避害是人性使然,所以说功利主义是人的自然行为,具有它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循着功利主义,《墨经》进一步提出了理性的概念,即“智”。欲望是盲目的,需要智对行动加以指导,才能趋将来的利,避将来的害。更重要的是,这种“智”之处了功利哲学的核心思想:不要着眼于眼前的利害,而是要通过理性的思考,指导自己趋将来的大利,避将来的大害。本着这样的观点,《墨经》将忠义孝功等全部归结为利。
西方哲学中的存在论也在《墨经》中有所体现。“知,材也……知,接也……恕,明也”。我们所认知的,所看到的,是本来就存在的。认识这个世界,是人生命的要素之一,认识并且通过自己学习的知识,去思考这个世界,更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原因之一。那么,如何认识、思考这个世界呢?《墨经》通过逻辑思考,梳理了人的知识的来源。
也就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墨经》对当时各派思想进行了辩论。如名家离坚白,火不热,儒家祖述尧舜,告子仁内义外,阴阳家五行说,老子绝学无忧等等。同时还对其他学派对自己学说的攻击进行了反驳,例如兼爱主罚。从这段叙述中,可以看出,当时的思辨之风非常盛行,各个学派秉持自己的思想,为自己辩护的同时,努力寻找对方论点中的漏洞。整个社会就是一个巨大的学术论坛,而且话题无禁忌,天文地理、自然人文、政治道德无所不包含。社会的包容度也极高,各个学派都有自己的存活空间。文人们只需要通过自己的知识和学说就能够生存,不再从事体力劳动。
战火连年,社会动荡,学术空前,这样的社会条件终于让中国大地上产生了真正的政治思想。中国的政治思想史也就此拉开帷幕。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