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我可以自由选择我的课程,而我爱文学。《红楼梦》、三毛和鲁迅,它们都在那里等着我,尽管我们的相遇让人觉得浅浅的,但是,这本《30堂大师文学课》却让我感到今天真的很幸运。这么多的大师,包括沈从文、汪曾祺、梁实秋、苏童、老舍、傅雷,每个人都为我上了五堂文学课。 我现在有点像中文系的学生了,我迷恋它们的诠释和对其他作家的欣赏。我被沈从文深深地吸引了,他又热爱鲁迅,又被汪曾祺拥抱着,那感觉真是太美好了。
沈从文曾说,鲁迅的笔锋锐利,在杂文方面,能直中民族中的虚伪、自大、空疏、堕落,以及依赖性和因循种种弱点。他强烈地唾弃中复一贯有深刻的悲悯。而老舍则认为,一个后来者,尽管他有自己的创新之路,但他的良心一定要承认欠鲁迅先生一份债。
读懂鲁迅需要多少岁完全是因人而异的。我在三十多岁的时候读了他的杂文,感觉他一直在“骂”我,好像我懂了一些。
沈从文曾是汪曾祺的老师。汪曾祺曾经描述过,沈先生在给我们上创作课的时候,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要贴到人物来写。要滚到里面去写。” 最近,我“卡夫卡的小说隐喻着人类的困境,这种庞大的隐喻可以穿越时空影响着现在的我们。”《霍乱时期的爱情》和《百年孤独》相比,我真的不知道哪一个更精彩。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