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杭州》2023年3月30日,《旧世界的相遇:近代之前的跨文化联系与交流》是一部观点鲜明的“去西方中心”史学之作。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杰里·H.本特利(1949-2012)在反省自身文化的自觉性上难能可贵。
本书开篇即强调1492年哥伦布航行的“地理大发现”,并不像已有教科书上说的那么横空出世和辞旧迎新,它不是现代西方人引导世界其他区域及国家走入现代社会的起点,而只是世界史诸多的重要转折之一。全球性的跨文化交流既非始于1492年,也非始于欧洲人,人类自诞生起就一直存在着不同群体间不同程度的互动关系。所以,或者同一种生产和生活方式在不同地域会因为客观需求而被发明和应用,如农耕、驯养、城邦和统治术等;或者同一个理念始终有不同起源和差异化的实践,如“民主”与共同决策等;或者同一时期世界各地都会不约而同、殊途同归地出现相似结果,如民族解放斗争和现代国家形成等。
欧洲或西方中心论的历史叙事往往一方面视野局限于白人文明史、暗示其他族群的历史野蛮落后或不值得一提,另一方面强调“大航海”和“文艺复兴”的划时代意义,把近代和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管理成果都归功于西方几个强国以及自由竞争。
本特利教授这本书的主要目标读者是美国和英语母语的受众,所以他需要找到本国读者能够接受和愿意学习的非西方中心理念。他在这本书中重点关注了长达几千年的跨文化接触如何塑造并改变了亚洲和欧洲文明,通过考察古代欧亚大陆各国的贸易和文化交流来建立读者的“世界史”视野,并通过分析一种文化能够影响或压制另一种文化的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条件,来讨论整个人类文明为何是相互依存和必须学会彼此理解。虽然本特利教授的代表作《传统的相遇》(Traditions&Encounters中译《简明新全球史》)被美国很多大学采用为教科书,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去西方中心理念已被广泛接受。中外读者中都有人网上留言抱怨这样的研究其实仍是海量的时间地点和人名的史料堆积,也依然有西方中心论的痕迹,如对东方史料的消化远不如对西方史料的熟悉等。
但本特利教授的这本书已经采取了清晰的框架将前现代这一长历史划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就从“丝绸之路早期”开始,并运用大量的中国史书文献。他之后的每个章节写法也是提纲挈领,明言自己重点探讨的只是“跨文化改宗、融合和抵制”的历史现象和具体方式,因为文化“改宗”涉及信仰和价值观的跨界交流,有可能导致整个社会彻底发生变化,并“最后在更大的政治、社会和经济背景中展现世界文化的发展。”
由此,作者敢于“挂一漏万”、简化各种血腥的宫廷权斗和对异域文化的强烈抵制与持久抗议,转而更多地探讨本土与外来文化的相互邂逅、妥协和最终融合,探讨人们如何明确了彼此交流时不可冒犯的极限,又如何成功地调和了不同传统之间的极大差异。这样的分析框架和简明写法都是本书宝贵的学术新意。正如作者在1992年的前言中所说:即使在号称自由宽容的西方学术界,他的写作也一样是在“鲁莽地闯入”诸多“学术禁地”,他要真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