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梳理中国文学在自己脑海里的思绪,我重新翻开了《诗经》,并想寻找一个答案,为什么是先秦散文,唐诗宋词,汉赋元曲和明清小说,是什么原因让它们能在各自的时代成为流行?大部头的书籍都探讨了这个问题,但大家普遍认同的是,《诗经》是我国诗歌的源头。
那么,什么样的东西,才能被称为“源头”呢?根据百度的释义,源头是指“事物的本源”。我们发朋友圈时,可以写山是山,也可以写山不是山。无论写实还是表意,诗歌归根结底都是由现实的感悟所触发而创作的。《诗经》最先具备的是现实性特点,因为它是从各地收集而来,反映了当时的民间风情和贵族雅致。其次是它的历史意义,收录最早的作品是西周初年的,再往上追溯就是商朝了,但商朝时期的文学发展受到了教育和文化领域的限制,因此没有留下较多的文学遗产。最后是它的艺术性,甲骨文占卜、记事等表现方式都是鲜明的艺术风格,而且几千年来一直被学习和传承,自然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当然,政治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比如“独尊儒术”等。
当学生时读《诗经》,最早接触的一定是《关雎》,其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也是印象最深刻的。在国文课上,张一南将“夫妇”定为《诗经》中的第一主题,也就是爱情的探讨最为重要的内容,《关雎》便是《诗经》中的第一篇。那么,为什么一个爱情诗歌能成为中国诗歌的源头呢?原因在于,整个《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风是民歌,其中包括了唱迎亲、嫁娶等方面的内容,也包括了唱述男女劳动的内容,爱情诗就是其中的一部分。雅,就是标准音乐,是针对特定场合所创作的官方组织性的音乐。而颂则主要用于祭祀宗庙。按照我们现在的认知,应该把颂但古代社会各国之间的相互款待需要奏乐唱歌,因此每个国家都会收纳别国的乐歌,这是现实的需求。
那么为什么要把爱情诗排在第一位呢?有一种观点认为古时候的人们认为天地万物都有男女之分,婚姻是社会秩序的起始,因此以爱情诗作为第一篇,是很合理的。如果用文学角度去理解,现代人读到的《诗经》,其中最精华的部分当属风部。无论是诗歌还是其他领域,只要政治性太强而艺术性不足,就很难留存下来。因此,用现代人的逻辑来解释《诗经》,自由创作的“风”占据相当大的比重,而雅和颂的比重相对较小,这也是完全合理的。由此,爱情诗能排在“风”第一位,也就是民歌的第一位。
再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先秦散文、唐诗宋词、汉赋元曲和明清小说能在各自的时代流行?我相信,其中的道理和《诗经》有着类似的原因,即利用了时代背景和民族文化的特点,加上创作者的才华,成为了自己时代文学的最高峰。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