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生活中经常这样吗?
和别人在一起时,总是怕冷场,一直主动找话题。微信聊天,没有秒回对方就感到心存愧疚,总是仔细斟酌自己的用词,对话框的文字写了又删,担心对方会错意。朋友借了自己的钱,不好意思主动开口谈还钱,实在不得不开口了,却觉得好像自己做错了事。工作中,从不发脾气,今天有人请你写个方案你欣然答应,明天有人请你帮忙排个PPT你不好意思拒绝,结果自己加班到深夜。出去逛街,被店员夸奖,立刻就会感到不自在,一边友善谦卑地赔笑,一边否认说自己没有那么好。这就是典型的“讨好型人格”。
黄玉玲老师所著的《不再讨好》一书中,对“讨好型人格”做了非常全面的剖析。从情感和思维两方面分析了讨好者的内在情感和逻辑,又从力量角度,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建立起稳定的自我,战胜“讨好型人格”,重获自由的内心世界。
讨好,是一个人御寒的外衣。“讨好型人格”在心理学术语上又被称为“迎合型人格”,即总是努力取悦除自己以外的每一个人,压抑自己的感受,小心翼翼地付出,总是不断地妥协和将就,就是我们常说的好好先生、好好小姐。
太宰治在准自传《人间失格》中,就描写过这种讨好心理:“我想到一个办法,就是用滑稽的言行讨好别人……只要被人批评,我就觉得对方说的一点都没错,是我自己想法有误。因此我总是黯然接受外界的攻击,内心却承受着疯狂的恐惧。”
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讨好者,他们只是维持了一个好人的外壳,内在却没有形成完整的自我。而每一个不够完整的自我背后,都是一些像潮水般能将人淹没的情感。
比如,《不再讨好》的第一部分内容,作者黄玉玲老师分别从“恐惧与焦虑”、“羞耻与委屈”、“愤怒与内疚”、“悲伤与无力”、“孤独与空虚”这5组内心感受,深入分析了“讨好型人格”的内在成因。
像太宰治书中所描述的“疯狂的恐惧”,就属于被过度放大的“被抛弃的恐惧”,这种恐惧导致了离谱的讨好行为。而且,似乎也只有这样无条件地妥协和讨好,才能将心中疯狂的恐惧略略抵消一二。
讨好者生存在这样一种困境中,总是容易患得患失,长此以往,一个独立的自我将很难再成长起来。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