翦,即剪。翦商,便是周朝灭商之历史回忆。
纣王昏庸,天下人皆知。
朝代不断在变,传说却从未缺过听众。
千年来的口口相传,让这段暗黑的历史记忆在不断转述中被逐渐模糊。
美化到最后,人们只笑纣王暴虐无道却愚蠢至极,终于结果了祖宗基业。
而庞然如商朝者,当然不会仅仅因为一个昏君就覆灭,仅凭周一介附属小国之力,自然也不具备改朝换代的本事,即使周文王再能预测未来,也仍需要客观条件的推动。
所以,在惊天动地的王朝倾覆之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翦商》给出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极吸引人的答案。
李硕极难得地让这本科普作品兼具了可读性和逻辑性。
此书从商朝考古研究得出的“人祭”作为吸引读者眼球的引子起,便在不断地讨论商朝必须覆灭不可的「必要性」。
从统治者到人民皆为开蒙,众人尚处于被「未可知」蒙蔽的阶段。
但愚昧不仅带来缺乏想象力的脚踏实地,也一样可以带来过于妄想所产生的无谓牺牲。
下到「人牲」,上到贵族,被祭祀的人类数不胜数,并非所有人都心甘情愿,但因为迷信,又迫于王权,实在是毫无抵抗之力。
商之罪,更在于它所拥有的,是二者的结合,是迷信的王权。至高无上的愚昧,上失支柱,下失民心。
未曾经历的人,很难体会受难之人的绝望。
只有经历过,才会真正采取行动。
当已亲身经历为利背叛亲友,当亲眼见证自己的儿子被烹,当亲身经历即将被祭,当祭祀过程也数次发生在自己眼前时。
愚昧者会选择逃避,如商朝灭亡之时逃跑的王亲国戚;
但智者会看到光明的未来,选择以命相搏。如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者。
如此而来,作者已完成从「必要性」到「合理性」的转变,「翦商」的过程以如此一种复合逻辑、富有层次、且清晰可理解的方式展现出来。
这样的推论过程,乍一看难免会让人觉得有些难以接受。毕竟是千年之前早已难以精细考证的事实。但是全书看下来,如上所述,逻辑甚为合理。因此大可不必上来看到此书如此受人追捧,便下意识带有偏见。
当然,这本书有受人诟病之处可以理解,毕竟甲骨虽为客体存在,可实在过多、过晦涩、过零散。将甲骨作为重要的信息收集来源,得出的结论自然或多或少会更多地带有一些主观因素。
只是学术研究绝离不开主观意识推动和主观提取有效信息,失去了主观,学术将不再有魅力,仅仅剩下客观事实的拼凑而已。
自然不能仅仅闭门造车,仅有主观臆断,没有考证,不可取,国内的历史书籍有相当一部分落入于此,此皆为对心外无物的误解。
科学研究需要严谨的论证过程,缺客观论据万万不可,若无凭证,何谈可信?此书虽为了通俗,删去了小部分过于繁琐的引用过程,是为遗憾,但若说此书仅仅是作者自我意淫,未免过于武断。
因此,即使书中得出的结论实在骇人听闻,但亦给读者带来了全新的角度去认识那段历史,历史绝不是仅有考古而已,考古只是一个媒介,最终让世人铭记的,大多还是从古迹中研究得出的观点。
观点难得,在于敢于跳出千篇一律的保守式正确,实在需要勇气。
而这本《翦商》,便是李硕展现出的那豁出去的勇气。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