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理群提到,在动荡不安和艰难的时期,人们总会回忆起那些美好的日子。萧红在抗战时期写下了回忆童年生活的作品,《呼兰河传》。这部作品常被人们称赞为突破了传统小说和散文之间的界限。作者先前对散文并不感兴趣,但通过夏目漱石的《文鸟》和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尤其是后者),开始对散文产生了好感。近来被梁文道安利之后,作者对《呼兰河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欲一探究竟。
起初几页读起来确实无法感受到小说中曲折情节所能带来的快感。但读着读着,作者被萧红的文字所吸引了。通过散文式的美的文字,故事中的小城故事,包括团圆媳妇,冯歪嘴子,被作者解读为萧红对于人之命运的深度关怀与悲悯。
小呼兰城中的居民认为“好死不如赖活”,并将“逆来顺受”胆小害怕,而穷人命越贱,胆子越大。然而,在他们中间,也存在着一些“反叛者”,如团圆媳妇和冯歪嘴子。团圆媳妇一直反抗着封建礼教,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特性;冯歪嘴子则在现实中“逆来顺受”,但内心却充聚着不可撼动的反抗力量。他们的存在,诠释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所在。
在那个时代,小呼兰城中的人们命中注定要“逆来顺受”地活着。但总有“反叛者”,为人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活法,诠释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作者自南边的柳条林而来,趟过呼兰河,到这呼兰城中,走了一遭。乌鸦在这座小城的头顶盘旋着。一些人进去了,一些人走了出来。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