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标题有两种语气——疑问或反问,取决于每个人对“真实”的需求程度。用疑问的话,那至少是不排斥看见“真实”的,甚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追求“真实”或认真思考其存在的合理性及意义。用反问的话,那可能是不太需要“真实”的,因为“真实”有时是令人害怕的东西。恐惧是人类所有情绪中最负面的,一旦“真实”等同于内心最为恐惧的东西,那自然无法面对,也会怨恨为什么会有“真实”存在。
很久很久没有这么安静地看完一本书了。这本书大概是去年夏天买的。当时看了前三章后就标记为“在看”,拖拖拉拉,直到现在才把“在看”变成了“读过”。之前看过这个系列的第一本。相比第一本,第二本的侧重点有所变化。第一本更侧重于从医生视角叙述病患经历的故事,而第二本几乎全部是临床上极其罕见的疑难杂症,这让我见识了许多新名词,如马尔尼菲篮状菌、肺泡蛋白沉积症、CAR-T细胞治疗试验和胰瘘等。也许是因为讲述案例的选择发生了变化,写作情绪也不再是“零度”了。他们仍会转述当事人的感情,但我也发现属于他们自己的情绪出现了——他们对这其中的因果不可能无动于衷。
第一本书里,我印象最深的故事是三兄妹因为捐献骨髓而起的纠葛。故事中的妹妹本来有机会得救,但骨髓匹配合格的哥哥因为害怕捐献骨髓对自己造成伤害,面对妹夫的恳求和上千万的报酬无动于衷而临时逃避拒绝捐献,最后妹妹因为错过最佳移植时间死亡。这个故事让我觉得没有什么亲密关系是靠得住的,血亲也不例外。人们总以为血浓于水胜过人性本能,但有万分之一概率的真实,就也是真实。
第二本的基调很低落,甚至有几个故事连在一起都会让人感到绝望。特别是几个关于儿童医院的部分,基本都到了“人道主义豁免治疗”的程度。也许是真实本身就是跌宕起伏,也许是写作风格要求。总之,基本上除了“第一个奇迹”一篇,其他篇目都或多或少令人emo。这就回到了那个问句“世界为什么需要真实”。人们就是在两种“需要真实”里不停切换:落在自身就更偏向于呐喊反问“为什么需要真实”,落在他者就可能更多是思考疑惑“为什么需要真实”,但“真实”永远客观。
最后,也许还有一种需要“真实”的可能——告诉我们要相信希望与爱。这些在疾病面前能起的作用微乎其微,但也是极其微弱存在的“真实”。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