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别人死亡的人,同时也会教会人生活。
这本书讲述的是在生命最后一年,一个全神贯注、散发着人性光辉的男人与死神同行的故事,扣人心弦,充满力量。作为医者和病人的作者保罗一直都与死神面对面:检验、对抗和接受。“医学院的经历,让我加深了对意义、生命与死亡三者关系的理解,变得更为敏锐。”他的大半生都在反复思考如何度过充满意义的一生,而这本书也对这个核心领域进行了探索。“他没有故作勇敢,也没有怀着虚妄的信念,认为可以“克服”或者“战胜”癌症。他坦然真诚,自己本来规划好的未来变得无望,他表示悲痛,但同时又创造了一个新的未来。就算身体已然垮掉,他还是精力充沛,开朗大方,充满希望,当然不是奢望能病愈,而是希望充实地度过目标明确、意义深远的每一天。”“我只需问自己,此刻做的事情,有没有积极的意义?有没有把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过好?每当这样自问,心续似乎也渐渐澄澈明净,对于死亡的那些虚妄的担忧,也变成了勇敢和笃定。“
他专注于写时间,写生病之后时间对于他的意义。他在书中写道:“在生命的终点线前,回看人对虚名浮华的追逐,会发现这些都只是捕风捉影而已。”;“我以为,在生与死的空间中,我一定能找到一个舞台,不仅能凭怜悯和同情来采取心动,自身还能得到升华,尽可能地远离所谓的物质追求,远离自我哪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直达生命的核心,直面生死的抉择与挣扎….在那里,一定能找到某种超然卓越的存在吧?”;“别因为你要死了才去做或者不去做某件事情,而是要找到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去做。”
他教会我们如何理解死亡,并直面自己必死的命运。“支撑我们继续下去的秘诀在于,明白打从发牌的那刻起,你已必输无疑,你会手滑,你会判断失误,但即便如此也要拼尽全力为病人奋战到底。”;“即使我是个将死之人,我任然还活着,直到真正死去的那一刻。”
这本书陪伴了我从上海到洛杉矶的十几个小时的飞机旅程,他的力透纸背的文字,有种平静柔韧而又勇敢刚毅的力量,像一股暖流,从后背爬上来,悄悄遍布我的全身。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