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的小说给我的最大的感觉就是“好读”,很容易就能进入村上小说的世界,虽然不一定是引人入胜,但是起码能读得下去,哪怕仅仅是读字,本书也不例外。
《在石枕上》、《奶油》、《和披头士在一起》和《狂欢节》以及《第一人称单数》五个短篇,看上去都很“真实”,是否有作者本人的经历不得而知,但如果真的将其看作是自传体一般的事实,那么本书大概就算是回忆录一类,不应该作为小说集。村上的作品总是以假乱真,这个在长篇里面更加容易看出来,故事开始很真实,然后逐渐偏离,到结局就超出现实的范畴。如果上述的每一个短篇都看上去很真实,你们将他们加起来,大概就显示出离奇的人生轨迹,更不要说将所有村上写过的短篇故事合计了。但是,这种加减的绝对理性,是村上的小说所排斥的,至少在这本小说集力所排斥的。上述的故事都充满非理性,或者理解成非必然性更加容易把握。里面的女主角除了《狂欢节》之外都是一闪而过的人,大概是出现与否都不是会改变我人生的人;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会在岁月流逝之后,她们会以彭拜的力量出现在我的面前。这是理性不可以估量的,她们都以某种非因果关系的力量影响着我的人生,但我却看不见。在《和披头士在一起》写到试图寻找文本的唯一(中心)意义的不可能,实际上也在暗示寻找这些文字描写的女性对我生命意义的理性作用的不可能,因为唯一(中心)性本身就是与理性相连的。但是,她们有意义吗?毫无疑问是有的,否则怎么可能被记起,被写下来。《狂欢节》中虽然与女主相处了一段时间,但是终究完全没有懂得她是一个怎样的人,也放弃了对真实(理性)的绝对把握。至于《查理·帕克演奏波萨诺瓦》和《品川猴的告白》就是明明白白的虚构,一个是真实的虚构,一个是虚构的真实,都没有绝对的理性可言。至于《养乐多燕子队诗集》也是一样,“毫无道理”。总之,不确定性,偶然性是统领全书的基调,无论如何都不是手握理性的作品。
回头想再说说村上的书“好读”。村上的作品常常被贴上“小资”的标签,甚至认为这是他长期陪跑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文学、爵士乐和酒,城市的小酒馆,灯红酒绿的散人生活;说真的,只要不是雄心壮志的人,谁不想拥有这样的生活。无可否认,他文字中营造的这个文学青年的生活世界的确吸引我,也是我觉得他的小说“好读”的原因。那种似乎远离现实压力,游荡在艺术与酒精当中的人生,简直就是天堂。这是一种异国的眼光来看,至于在日本国内的文学青年或者一般青年是否过的那么“脱离现实”还真的不知道。不过,从看过的电影看,的确有几分相似,但电影也是艺术啊。当然,故事并不是没有波折与考验,但这些一般都以一种不现实的情景展现,不会让主人公面临巨大的现实压力,从而反噬其心理,更多是出于一种出神、震撼的状态。可以讲,村上的作品不是现实主义的,而是童话色彩的,成年人看的通童话。
最后,说一点题外话,关于书本的营销。应该是在译林看到这本书的第一手信息,给出的主题是“不介意女友在高潮时喊另一个人的名字”(大概如此)。这正这么特色的擦边球让我有印象深刻,当然看到作者是村上都会留意,也会购买。但是,看完这句话的出处,就会知道,这是实实在在的一个陷阱,被欺骗的感觉多少影响了阅读的感受。从营销上说,是成功了,但从读者体验上说,是失败了。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