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水》是帕特里克·聚金斯德(德国作家,1949-)的别名作,看这本书是因为阿城在《常识与通识》这本书中以此书为例讲了嗅觉对人类的影响,欲望,激情,应对危险,审视环境……而聚金斯德写这本书时——
“一个人骑辆摩托车到法国南方香水产地转悠,戴着墨镜什么也看不清,顶着头盔什么也听不见,所以,嗅觉就成了他仅有的感觉了。”
这本书因其机构紧凑,剧情吸引人所以在2006年被拍成了一部破受欢迎的电影。从非文学的角度说,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从小是弃婴的孩子格雷诺耶,成长过程中发现自己有天赋异禀的嗅觉,成功地酿造了很多香水,而“猎香”让他走向了杀害二十五位少女的故事。
但是从看到电影海报的时候起我就知道电影为了讨好观众还是选了一个颇为养眼的男演员来担当这个角色,然书里的格雷诺耶绝对是一个阴暗,矮小,丑陋的人。
而作为文学,这本书的看点在于收放自如的笔法,在于对人生人性的思考,在于出乎意料的结局。
笔法的工艺在于对香的“工笔”描写,层层叠叠,却笔触绝不雷同,不可能让读者陷入审美疲劳,倒是随同格雷诺耶去体验这由气味所构成的世界。不同的香,不同的臭,当然来源于作者那一场摩托车旅行。虽然读者明知不可能,但是叹服于格雷诺耶那能在众多气味中分辨出每一种的能耐,以及收集了香气能永恒地保存在记忆中的天才。对香的追求让他真的像一个匠人一样,不辞劳苦不问报酬的学习收集、保存、调配香味。而对世人所关心的杀人事件,几乎是一笔带过。为什么?因为对格雷诺耶来说,杀人和萃取花香一样普通,是不是道德上很难接受?好的文学从来是开放态度的,作者描写事件和故事,众人会用唾沫星子淹没的不法事件,无需作者浪费笔墨。
那格雷诺耶这样的人生人性,我们需要理解吗?不需要,这是一个夸张而不现实的人生,没人像格雷诺耶一样出生就被抛弃在充满臭鱼烂虾的鱼市,再顺便被一个没有感情需求也没有供给的女仆像完成工作一样的养大。也没有人像格雷诺耶一样没有属于自己的气味在无人的深山山洞里孤独愉悦地生活了七年,这七年,他每日的“家酿”就是睡前品鉴他曾经调制的香以及他杀掉的第一个少女的芬芳。更不会有人像他那样欲望不在于金钱名誉地位和性,他没有占有过任何一个少女,他只取香,因其杀人的冷静,所求之物的“奇”,所以世人花了很长时间没有找到这个连环杀手。这是一个被放错了地方的人生,它不具备正确性,也没有受到过引导,所以作者冷静的笔下,没有任何惋惜和需要我们理解是这个主人公的地方,作者的冷静严丝合缝到没有机会让格雷诺耶得到任何一种形式的爱,所以你不会知道他有没有可能“变好”。他让合作过的香水商人全部都发家致富,而好像钱财也只是一场流动的盛宴,最终是一场空。
最完美的恐怕是结局,这样一个“怪胎”,世人审判得了他吗?当然不,世人为其准备的断头台,就是他功成名就的“高光时刻”,格雷诺耶早就知道了香味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香味像标签一样,让人们决定了谁是好人,坏人,英雄,凡人……所以他为这场盛宴准备好了他走上调香巅峰的作品,断头台变成了秀场,他只用了一滴,所有人就拜倒在他脚下,俯首称臣。而他内心深处有幸福和开心吗?世人的任何反应其实都不是他在意的,死也一样,所以这只是他的又一次实验。作为一个高明的结局,就在于,其结果自有别样安排。
聚金斯德是大师,在于其用心努力于无形之中,更为重要的是作为读者能从作品中感受到的“香气”也很多层次。格雷诺耶是一个现实中不太会存在的人,极端的夸张和变形,而又可能有小小的一部分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就是我们在标准化的调配下,其实可以绽放一点点自己的独特之香,怪怪的那个自己,不安分的那个自己,也许也会是颇有天才天分的那个自己。人之所缺,未必是我之所寻。
“倘若不是发生了一次灾难,把他从山里赶出来并把他推回到世界中,想必他会留在那儿一直到死(因为他并不缺少什么)。”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