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上一本书,心还沉浸在主人公的命运里;走出影院,眼还在为某个角色含着泪。如此打动人心的故事,究竟都是怎么写出来的?
这是一个写作者都会关心的问题。我很幸运地在《人设心理学》这本书中找到了它的答案。
这本书的作者基拉•安妮•派力肯博士,是拥有25年影视行业经验的作家、剧本顾问。她在自己丰富的创作经验中提取与心理学相关的精华,为编剧、作家、故事创作者们提供了一本关于人物塑造的工具书。
书中说,人物塑造是任何叙事媒介的核心。因为人物是我们共情的对象,只有通过人物,才能带领读者和观众进入虚构世界,去审视自我,审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而人物塑造技法的关键,则在于洞察人心。
想要洞察人心,就一定要探索人的心理基因。书中以《傲慢与偏见》《哈利•波特》《阿凡达》《指环王》《权力的游戏》等经典小说、影片为例,引用人格心理学、进化心理学、叙事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相关知识,拆解出塑造人物的底层逻辑。
比如,塑造主人公和配角的方法肯定是不同的,英国作家E·M·福斯特为此提出了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的概念。主人公应该是复杂的、能够出人意料的圆形人物,而配角则是只具有某一特质和思想的扁平人物。
那么,怎样让主人公圆起来、让配角扁下去呢?作者引入了心理学的“大五”人格概念。
一个完整的圆形人物,要从人格的外向性、亲和性、可靠性、情绪稳定性及教化等5个维度去塑造,当其中一两个维度的得分极高时,主人公便从人群中脱颖而出了;而一个扁平人物,则只需重点表现某一两个维度的特质。
人格的每个维度分别有6个层面,5个维度一共就是30个。如何通过这30个层面塑造并评估角色,书中通过案例、表格分别做了详细讲述,在此基础上,又介绍了借由人格的光明三角和黑暗三角来创造更复杂角色的方法。
书中还分析了不同人格的对话特征,讲解了如何通过人物动机塑造故事、如何通过高峰事件或创伤性事件推动人物转变、如何通过6种情感弧线搭建故事结构、如何通过人际关系环定位次要人物等具体的实操方法。
原来,想把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把故事写得行云流水,是有这么多具体方法和工具的。原来,用心理学来塑造人物、虚构故事,是可以让一切出乎意料而又理所当然的。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