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觉得,《人生》这本小说里交错着两种不同的声音。第一种声音潜伏在小说的细节里,通过文字的力量冲击着读者的心,让人对高加林这个人物产生理解、同情甚至爱莫能助的情感。第二种声音则是议论性的,容易察觉,带有置身事外的清醒与理智,评判着高加林的对错。
也许,这种现象与小说的成书过程有关。路遥在《路遥传》中详细描述了《人生》的创作、修改和出版经过。
一、约稿与完稿 《人生》从创作到出版经历了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小说的名字先后被修改多次,《沉浮》、《高加林的故事》、《生活的乐章》、《你得到了什么》……最终,小说引言中柳青《创业史》里的一段话“人生似乎也是一本书”,成为了小说名字《人生》。
路遥说:“我写《人生》反复折腾了三年,尽管当时也可能发表。我甚至把它从我的记忆中抹掉,再也不愿想它。”直到1981年5月份,他在一次颁奖会上认识了编辑王维玲,提到了他对“城乡交叉地带”的思考,也透露出他准备写中篇小说的打算。王维玲很欣赏路遥,便真诚地向他约稿,路遥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后来他前往甘泉县,花费二十多天时间完成了十三万字的《人生》。
二、编辑的声音 小说提交给编辑之后,王维玲等人提出修改意见。他们认为小说现在的结尾不理想,应该回到作品的主题上,对自己的经历与遭遇、挫折与命运、追求与现实作一次理智的回顾与反省。加林最后的反省和悔恨还应该再往上推一推。
这就要求人物自身要进行理性的反省,小说中的作者也加入了一些议论。在高加林遭遇人生失败后,作者从社会和个人两方面分析了原因。
三、作者的声音 小说人物自己的反思,以及作者加入的议论性的文字,也许更多地代表了编辑的想法。但是,作者的声音隐藏在人物的经历中。小说让我们看到了高加林的委屈、愤怒从他被挤掉工作开始,慢慢累积,最终导致了他整个人的扭曲,进而改变了巧珍、亚萍、克南的人生轨迹。这些深层的问题比表面的对错更重要,能揭示出这些问题,说明作者对农村青年的处境有着深刻的理解。
四、结语 小说中同时存在两种声音是有利有弊的。高加林的思想和行为之间存在着一种割裂,需要作者和编辑们的声音来呈现。两种声音让小说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