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好看。这是我于2018.12.23写的短评。现在看来,很陌生。
时隔4年,我在图书馆又看见了这本书。犹豫了几秒钟,还是将它拿了起来。脑海中浮现出一个有阁楼的书店。
第一次读这本书是一个朋友推荐的,同时他还推荐我看《真爱如血》。时间淡化了很多东西,包括情节,包括情感。重读这本书,我体会到一种新的感受。正如A.J对玛雅说:“我们在二十岁有共鸣的东西到了四十岁的时候不一定能产生共鸣,反之亦然”。书本如此,生活亦如此。
书的封面上写着“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很戏剧的是,在前几天我刚和一个朋友聊起这个话题。在我看来,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永远没有人可以为另一个人感同身受。书中写道:一个人无法自成孤岛,要么至少,一个人无法自成最理想的孤岛。或许作者写得没错,但“孤岛”的定义或许还有待商榷。
我们总是在寻求他人的理解,但我们自己又何曾真正理解过他人呢?
A.J生病后对玛雅说:“我们读书而后知道自己并不孤单。我们读书,因为我们孤单;我们读书,然后就不孤单,我们并不孤单。”
我的生活在这些书里。他想告诉她:读这些书吧,了解我的心。
我想这是一种很理想化的想法。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不同,就算读同一本书,各自获得的信息都不会一样。就连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读同一本书,得到的感受也会不一样。那怎么可能通过书本就能了解一个人?书籍会将人理想化。
我有一个因为阅读了很多书籍而让我崇拜的朋友。他对我的阅读兴趣起了很大的作用。我一直以为他是一个腹有诗书温润尔雅的人,直到有一天我看见他在网上发表了一些低俗的评论,所有关于他的幻想都破灭了。就像顾城那首诗:我在幻想着,幻想在破灭着;幻想总把破灭宽恕,破灭却从不把幻想放过。我总是把精神寄托于一个个人身上,将他们幻想成我理想中的样子,直到我看到真实的他们,幻想就破灭了。
我想起罗翔老师说过,要爱具体的人。书籍就是书籍,它塑造了读者自己,但无法塑造出这个读者心里幻想出的另一个读者。
虽然我不认为通过阅读同样的书籍可以了解一个人,但我还是更愿意和喜欢阅读的人做朋友。不管了解的程度如何,从来不阅读的人,我连了解的兴趣都没有。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