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不确定书的影子是什么时候出现在我的生活中的,但我依稀记得那是在夕阳还未落下的时候,爸爸带着我骑自行车,一边享受夕阳余晖,一边向我背诵诗歌。那首诗调子独特,直到现在我都还记得:“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园。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一缕书香在我的生命中飘散开来。
虽然我家并不是什么书香门第,但我们都很喜欢读书。爸爸喜欢历史、风水和旅游方面的书籍,每晚睡前会翻翻《华东自助游》或《易经的哲理与智谋》。妈妈则热衷于烹饪、家居和教育方面的书籍。有时候,她也会像孩子一样抢我的漫画书。受到家庭的书香氛围的影响,我和书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长袜子皮皮》和《青铜葵花》等书籍中的故事情节我都能说得有条不紊,一看见书就像饿狼扑食般扑上去。
前几天,我带着妈妈去书店,又买了两本书:韩寒主编的《独唱团》和我最喜欢的《萌芽散文卷》。一开始,我摸不着头脑地阅读了书中的内容,但反复阅读后,我感受到了书的魅力所在。
我拜读了古今中外灿烂的文学长卷,每个篇章中都沁满深深的芳香。我仿佛能够触摸到书中故事的文脉,感受到书中人物的情感。这些都如此回味和赞叹。每句流畅的语句、每幅五彩缤纷的意境、每份真挚动人的情感,都能够唤醒我沉睡的心灵,使我感到充实和满足。
我喜欢读《三国》,因为它笑谈兴亡成败;我喜欢读《红楼》,因为它内涵深邃;我喜欢读《格言》,因为它见解独特;我喜欢读《演讲与口才》,因为它实用易懂。钱钟书在《围城》中巧妙地描绘人性,托尔斯泰在《复活》中展示了精神探索的艰难历程。我感受了《童年》中高尔基的成长之路,也赞叹了乔纳森、斯威夫特层层深入的绝妙讽刺。从名著到小说,从书籍到杂志,它们不断地为我的思想注入新的活力。
因此,我试着拿起笔,释放自己的情感,快乐或伤心、悠闲或犯愁。我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将从每本书中撷取来的精华告诉每个人。当思想的精魂从笔尖跃出,当优美的文字在白纸上流淌时,我总是意犹未尽地想起某本书中的某一段,某些感触,总能隐约地看到书本上,我成长的足迹。我模仿鲁迅的犀利,琼瑶的柔婉,韩寒的独特。我试着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人物,透视我的生活。
有句名言说得好:“哪知耗子不偷油?那只猫儿不吃腥?”有谁能够抵挡住书的魅力呢?书是一座坚实的桥梁,能让我踩着它走向成功的彼岸;书是一叶小舟,能够载我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书是一把金钥匙,能够开启智慧的大门,让我才思泉涌,妙笔生花……只有发奋读书,才会有桃李的绚丽,花朵的芳香,麦苗的金黄。来吧,让一缕书香,永远伴随着你我同行。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