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被金圣叹誉为“第五才子书”,和《庄子》、《离骚》一样,都是“发愤之作”。这里的“才子书”是金圣叹对文学作品的分类,与“圣贤书”相对应。他认为,经典如《诗》、《书》、《礼》、《易》等是“圣人之书”,要立德载道,教化天下;而“才子书”则注重文本之美,是作家才华的集中体现。金圣叹将屈原的《离骚》、庄子的《南华经》(即《庄子》)、司马迁的《史记》、杜甫的律诗、施耐庵的《水浒传》和王实甫的《西厢记》并提,因为他意识到这些作品蕴含了共同的创作规律和审美特质,是反映整个社会普遍情感思想的反映。为引起读者共鸣,作家必须发愤之作。在中国古代美学家看来,“愤”是一种具有民族色彩的审美概念,文学作品要有“愤”,才能血泪俱出,引起读者共鸣。金圣叹举例说明《庄子》、《离骚》、《史记》、律诗、《西厢记》和《水浒传》中各自的“愤”,表达作家对时代、人性和社会问题的不满。因此,《水浒传》秉持“要放普天下人出头”的美好愿望,暴露黑暗,批判现实,被金圣叹誉为“第五才子书”,实至名归。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