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显示的现象学

1 精神现象学(下卷)

精神现象学(下卷)

本书为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1770—1831)所著,被视作黑格尔哲学体系的萌芽。《精神现象学》回答了关于绝对精神的知识的起源问题,在此基础上论证绝对精神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全书按照辩证法的规律,描述了包含 [德]黑格尔 2023-08-16 08:18:50
1 园林景观设计:从概念到形式

园林景观设计:从概念到形式

对于设计师来说,把概念转化为特定的、详细的空间组织形式是一项令人头痛的任务。但是,《园林景观设计:从概念到形式》提供一些生动、实用的技巧,能够使这一转化过程更加容易、更具成效。本书的方法在传统的和非传统的景观设计中得以印证,为设计思路和方案 [美]格兰特·W.里德 2023-05-22 14:55:47
1 胡塞尔现象学

胡塞尔现象学

《胡塞尔现象学》是丹•扎哈维最为代表的作品之一,同时也是目前国际现象学领域最为活跃、最为前沿的著作。本书深刻而易读,适合研究者和高阶爱好者阅读。扎哈维清晰地阐述了胡塞尔早期意向性、中期先验现象学以及后期时间性和生活世界等重要思想,从胡塞尔哲 丹·扎哈维 2023-05-13 14:22:46
1 帶人不能用命令,一定要學會「暗示的技術」

帶人不能用命令,一定要學會「暗示的技術」

重构后:「带人」比「做事」更累吗?使用「暗示」隐藏指令,任何人都能自动自发帮你做事。不必事必躬亲,一天到晚帮同事部属收烂摊子!直接说、说破嘴,搬出一大堆理由,不但无法说服对方,还伤了感情?只要学会最基本的暗示技巧,简单一两句,就能轻松说服人 內藤誼人 2023-05-11 12:34:53
1 史前的现代化

史前的现代化

农业起源是考古学三大“起源”问题之一,与人类起源和文明起源并称。它是离我们最近的一次“起源”事件,引发了一系列的变革,对近现代世界产生了与工业革命相媲美的影响。在欧洲考古学家柴尔德眼中,它是“新石器革命”,也是本书所探讨的“史前现代化”的主 陈胜前 2023-05-11 06:09:19
1 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插图修订第8版)

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插图修订第8版)

三十年来,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电影教程全新修订版。奥斯卡最佳导演李安亲自推荐该书,其中包含上千张原始底片的放大照片和几十部电影的全景式分析,以及百来位重要影人的经验箴言,海量文献及深入研究建议。编辑推荐该书,称其为世界上最为广泛阅读的电影学概论 [美]大卫·波德维尔(DavidBordwell)/克里斯汀·汤普森(KristinThompson 2023-05-10 23:21:18
1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EmileDurkheim(1858-1917)是法国社会学家,也是社会学学科奠基人之一。他出生在孚日省埃皮纳尔一个小城镇的犹太教教士家庭,学习希伯莱文、旧约和犹太教法典。然而青年时代,他放弃了宗教信仰,转向实证科学。他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学 [法]爱弥尔·涂尔干 2023-05-10 22:51:23
1 日常生活的现象学

日常生活的现象学

-编辑推荐-你是否曾在刷着朋友圈和短视频时突然自问:“这到底有什么意义?!”或者想过,它们的意义恰恰在于它们的无意义?你是否对一份工作和一个城市感到厌倦,却又担心无论换到哪里,都会不断遭遇厌倦?也许那些终日渴望“生活在别处”的人,最终会发现 黄旺 2023-05-10 19:02:57
1 文学的形式与历史

文学的形式与历史

本书是作者从多部代表作中精选出来重新解构的文学与文化研究著作。著者把马克思主义和解构主义、后殖民批判结合起来,并重新解读经典的文学文本,开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野和方法。著者以崭新的方法解读文学经典,这不仅激活了文学想象力,而且为我们认识全球化 (日)小森阳一 2023-04-17 14:13:17
1 诗歌形式、语用学和文化记忆

诗歌形式、语用学和文化记忆

本书的主体部分由瑞士古典学家克劳德·伽拉姆(ClaudeCalame)教授于2013年应邀访问复旦大学和北京大学所做的系列学术演讲组成。在这三篇演讲中,伽拉姆借助历史和比较人类学的视角,探讨了古希腊文化记忆、古希腊英雄叙事和古代宗教史研究等 [瑞士]克劳德·伽拉姆 2023-04-17 05:48:14
1 老负鼠的现世猫书

老负鼠的现世猫书

本书是194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广播公司(BBC)评选最受读者喜爱的诗人T.S.艾略特所创作的一本童话诗集,旨在献给他的朋友的孩子和自己的教子。该诗集共包含15首以猫为主题的谐趣小诗,首次出版于1939年。艾略特将荒诞诗与童谣的特点 [英]T.S.艾略特著 2023-04-17 02:56:34
1 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

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

本书避免了“重写文学史”的怪圈。它将文学史问题置于“知识考古/谱系学”的视域,强调构造“历史本身”的解释、工具和方法,而不是历史本身。本书通过探索各种以“文学”或“文学史”为名的话语之所以产生的条件,追问我们的文学史写作是在哪些潜在的框架中 李杨 2023-04-16 17: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