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

1 依恋与情绪聚焦治疗

依恋与情绪聚焦治疗

苏珊·M.约翰逊(SusanM.Johnson)是以下荣誉的获得者:·情绪聚焦疗法(EFT)创始人·加拿大勋章获得者·美国心理学会"年度家庭心理学家奖"获得者·美国婚姻与家庭治疗学会"杰出婚姻与家庭治疗贡献奖"获得者她是加拿大安大略省渥太华 [加]苏珊·M.约翰逊 2023-06-01 19:34:45
1 心理治疗中的依恋

心理治疗中的依恋

本书首先回顾了依恋的文献,着重强调早期经验对于成人的心理健康和关系的影响。Wallin将依恋的关键原则与神经科学、创伤研究、关系(取向)的心理治疗以及有关觉察的心理学整合起来,进一步发展出一个通过关系促进转化的治疗模型。他说明了如何对干预进 威廉(DavidJ.Wallin) 2023-05-13 00:43:09
1 依恋理论与精神分析

依恋理论与精神分析

《依恋理论与精神分析》是匈裔英籍精神分析学家兼临床心理学家彼得·福纳吉的经典之作。本书首先分两章介绍了依恋理论,然后分别比较了弗洛伊德、安娜·弗洛伊德、斯皮茨、埃里克森、科胡特、科恩伯格、克莱茵、比昂、温尼科特、桑德勒、莫德尔、斯特恩、沙利 [英]彼得•福纳吉 2023-04-11 16:19:08
1 依恋与亲密关系

依恋与亲密关系

先贤哲人自古就赞美爱情,比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青年男子谁个不喜欢爱?妙龄女人谁个不喜欢春心荡漾?”然而,当两个恋人步入平淡期时,互相理解甚至争吵冷战都不可避免。其实,爱仍然是两个人之间的主旋律,只是彼此过于熟悉,期望对方更多的理解, [加]苏·约翰逊 2023-04-01 13:16:30
1 依恋的形成

依恋的形成

母婴关系是一座宝藏,蕴含着无数线索,能够回答深深触动每个人心灵的疑问。例如,我们的人格是怎么形成的?为何童年时期与父母的角力会在我们成年后重现于我们与其他人的相处之中?我们明明讨厌父母的某些行为,为什么却会无法克制地将其施加于自己的孩子?本 【美】凯伦(Karen,R.) 2023-03-31 08:51:03
1 精神分析、依恋理论和神经科学中的情绪发展

精神分析、依恋理论和神经科学中的情绪发展

VivianeGreen是英国伦敦安娜弗洛伊德中心前培训部主任;英国儿童精神分析协会培训委员会副主席;英国伦敦安娜弗洛伊德中心以及英国心理治疗学会的儿童心理治疗培训督导师;英国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学院儿童青少年精神动力学心理治疗硕士课程主任;英 (美)薇薇安·格林(VivianeGreen) 2023-03-31 07:42:20
1 依恋的修复

依恋的修复

《依恋的修复》是一本描述小女孩凯蒂成长中被忽视和虐待的经历,以及如何进行特殊心理治疗来促进受创伤孩子的心理发展和安全依恋的综合介入模式的书籍。该治疗模式基于依恋理论和创伤理论,并纳入家庭治疗的一般原则。针对依恋困难的儿童和青少年,本书为专业 [美]丹尼尔·A.休斯 2023-03-31 07:31:16
1 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

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

围绕“依恋理论之父”鲍尔比在早期提出的核心概念——“安全基地”,《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一书展开了讨论。鲍尔比认为,安全基地是个体发挥最佳功能和维持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称职的父母能够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基地,让孩子安心地去探索外面的世界。 [英]约翰•鲍尔比 2023-03-29 19:36:12
1 未竟的依恋

未竟的依恋

随着我们成长,影响我们的行为和情绪。这是《关系的力量》这本书试图解决的问题。这本书是由西班牙著名心理学家写成的,他经过50年的研究和临床经验,总结出了一套关于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发现。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经历都会对我们产生深远的影响,无论是 [西]卡洛斯·皮提亚斯·萨尔瓦 2023-03-26 21:38:56
1 依恋障碍

依恋障碍

这本书从孩子依恋问题入手,详细解析了为什么人们会感到不安全、人际关系不好等问题,并提供了指导性的建议。依恋方式会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堪称“第二基因”。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是影响他们依恋形成的重要因素。作者以名人夏目漱石、太宰治、克林顿 [日]冈田尊司 2023-03-24 09: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