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量子心灵与社会科学
了传统的学科界限,将物理学和社会科学完美结合,呈现出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在这本书中,作者详细介绍了量子力学的基本理论和重要概念,并阐述了其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他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子力学的社会科学研究范式,重新定义了人类与世界的关系,挑战了一
[美]亚历山大·温特 2023-03-25 23:34:19
1
让世界听懂中国
在全球各国之间,舆论博弈日益激烈。新闻报道现场就像是没有硝烟的战场。西方媒体对中国采取围追堵截的策略,作者在美国生活了八年,对此有着深入的理解。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者根据八年的美国报道经验和大量的政治人物专访,对数百篇西方媒体报道涉及中国
王冠 2023-03-25 23:31:22
1
中国社会中的宗教与仪式
本书是一本由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武雅士等撰写的论文集,主题涉及中国社会的宗教与仪式。作者们基于实地调查,对华南地区的民间信仰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从中构建了汉族民间“神灵”的人类学解释模式,总结出汉民族民间信仰的三种模式:官僚模式、个人模式、异端模
[美]武雅士 2023-03-25 23:27:32
1
中国北方村落的社会性别与权力
朱爱岚是一位加拿大社会文化人类学家。她在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并在剑桥大学担任博士后研究。在1974年至1977年期间,她曾在北京语言学院、复旦大学和北京大学学习。后来,她在加拿大的多所大学担任教授。她目前是马尼托巴大学的人类学教
【加】朱爱岚 2023-03-25 23:22:50
1
空间的生产
《空间的生产》是由亨利·列斐伏尔所著的一本代表作,被广泛引用于城市研究领域。此书也是20世纪后半期“空间转向”理论的基础和奠基性文献。该书于1974年首次出版,主要集中于探讨列菲伏尔城市理论的核心思想。根据他的逻辑,空间是社会生产的产物。空
[法]亨利·列斐伏尔 2023-03-25 23:10:51
1
科学与忠诚(精装版)
这本书是一部讲述钱学森生平的传记,使用新的历史材料和解读方法,主要关注他如何通过学术创新来构建个人思想体系。书中以钱学森为代表,描述了新中国科技建设者的精神,他们投身时代、担当使命、为国为民、创新求索。此外,书籍通过阐述钱学森为读者提供一份
吕成冬 2023-03-25 22:50:56
1
近代中国的催眠术与大众科学
百年前,催眠术在中国风靡一时,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军事、科技、实业、教育、政治等各个领域,不仅是供人娱乐的奇观,还承担了更多的历史任务。西方催眠术通过日本传入中国并广泛传播,吸引了各种人物的积极实践,包括师生、警察、军人、商人和心理专家等,并
张邦彦 2023-03-25 22:28:42
1
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
汪民安是一位知名学者和清华大学教授,他的经典作品备受读者喜爱,和《现代性》一样优美、通俗易懂,让人如痴如醉的学术著作。他的理论阐述深入浅出,阅读体验极佳,他的学术随笔流畅易读,充满魅力。他独具一种本雅明式的气质,既有深刻的思考,又有极具吸引
汪民安 2023-03-25 21:58:13
1
在工作中,看到中国
这本书是选自网易非虚构公众号“人间thelivings”下的“寻业中国”栏目中发表的系列文章,讲述了不同职业从业者的工作经历和理想。这些人来自各行各业,包括农民、内容审核员、销售人员、历史老师、海员、黄金分析师、开锁匠和基层社区调查员等等。
网易人间[编] 2023-03-25 21:40:01
1
中国外卖
这本书是关于外卖小哥们的长篇记录。在今天数字生活已经成为日常的情况下,外卖小哥和快递员们成为了一个庞大的从业群体。他们是奋斗者,也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作者采访了近百位外卖小哥,用温暖的语言向读者展示了外卖小哥们令人感动的形象,记录了他们
杨丽萍 2023-03-25 21:39:21
1
“废除文科学部”的冲击
2015年,有消息称文部科学省计划取消日本大学的文科学部,引起了学界和产业界的广泛讨论和担忧。虽然最终消息被证实是虚假的,但这波恐慌促使一些有远见的人重新思考日本社会长期以来重视理科而轻视文科的问题。其中,前东京大学副校长、知名社会学家吉见
[日]吉见俊哉 2023-03-25 21:36:41
1
情动、物质与当代性
《情动、物质与当代性》是汪民安教授的新作,涉及了情感、物质和当代性三个主题,以探究当代文化为目标。通过重新审视日常生活中的情感、物质、语言和艺术,文化问题的影响逐步浮现,洞察着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并且深刻影响着每个人的生存状态。这本书代表了
汪民安 2023-03-25 20:2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