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1 西方那一块土

西方那一块土

本书主要介绍西方文明的特点、形态、发展历程、演变经历,以及各时期的不同表征和相互关联等,运用历史学、文化学和社会学的方法进行动态阐述。通过学习,读者能够深入系统地了解西方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理解其价值基础,了解各个时代的特征和文化成就,探究它 钱乘旦 2023-04-12 01:24:27
1 另类的殖民主义

另类的殖民主义

本书主要探讨19-20世纪埃及、英国与苏丹地区的关系历史。研究焦点在于英国、埃及与苏丹地区之间的殖民主义三角,即复杂的英国、埃及和苏丹地区、苏丹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对埃及民族主义和文化认同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当时,埃及既是英国的殖民地 [美]伊芙·M.特劳特·鲍威尔 2023-04-11 22:30:15
1 看不够的中国史

看不够的中国史

本书以时间为脉络,以“变化”为核心,精选制度、经济、军事、战略、朝堂五大主题,共53个有戏又有料的话题,由点着面地纵向梳理了古代中国多个领域的承袭与变革。历史就是一出你方唱罢我方登场的戏剧,这些熟悉的名字背后,不仅有跌宕起伏的故事,也浓缩了 国家人文历史 2023-04-11 19:40:42
1 功利主义儒家

功利主义儒家

南宋时期,中国文明面临严重危机。对社会和政治问题的忧虑,引发了儒者之间的“道德伦理”和“事功伦理”之争。因此,“明道谊而计功利”成为了冲出程朱框架的新口号,显示出儒学发展的新趋势。在现今“责任伦理”原则已成为共识的情况下,重新审视这段思想脉 [美]田浩 2023-04-11 19:31:32
1 人生的智慧/西方经典文库系列

人生的智慧/西方经典文库系列

阿图尔·叔本华(ArthurSchopenhauer,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对近代的学术界、思想文化界影响深远。大叔出生于德意志但泽(今波兰格坦斯克)一个显赫 阿图尔·叔本华 2023-04-11 13:22:48
1 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思潮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在欧洲大地上广为传播,其影响深远。存在主义直面“存在的危机”,探讨了诸如焦虑、死亡、烦、人的无个性以及对上帝之死的体验等问题。这些问题与西方传统哲学并不相称,但确实与生活在苦难与忧虑不断侵蚀存在的时代中 [法]高宣扬(KHASaen-Yang) 2023-04-11 12:44:23
1 经验主义与心灵哲学

经验主义与心灵哲学

威尔弗里德·斯托克·塞拉斯(1912-1989)是当代美国著名哲学家。他曾就读于密歇根大学、布法罗大学、牛津大学和哈佛大学,并在爱荷华大学、明尼苏达大学、耶鲁大学和匹兹堡大学担任教职。1956年,塞拉斯在伦敦大学做了一期标题为“所予神话:关 [美]威尔弗里德·塞拉斯/[美]理查德·罗蒂/[美]罗伯特·布兰顿 2023-04-11 12:03:08
1 新马克思主义导引

新马克思主义导引

新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理解,一股尝试重新检讨或反思马克思古典理念的思潮。它使马克思主义不只限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意识形态,而是成为全体进步人类实现社会正义化、合理化和自由化的指导理论。这种思潮已经渗透到社会和文化生活之中。但新马克思主义 [法]高宣扬 2023-04-11 12:00:05
1 古典政治理性主义的重生

古典政治理性主义的重生

本书汇编了施特劳斯的若干单篇文章、讲学稿和未刊文稿。旨在提供恰当的基本文献,以帮助读者了解施特劳斯的学问品质和学术关怀。本书可现代理性主义促使施特劳斯苏格拉底式或古典式政治理性主义。施特劳斯试图在我们时代重新思考古典政治理性主义与圣经启示之 [美]列奥·施特劳斯著/[美]托马斯·潘戈编 2023-04-10 22:12:31
1 神秘主义与逻辑及其他论文

神秘主义与逻辑及其他论文

《神秘主义与逻辑及其他论文》是一部论文集,收录了罗素在1901-1915年间所写的十篇论文。在这些论文中,罗素分析了哲学的实质在于将新哲学方法——即逻辑分析——应用于哲学研究。这个时期正是该方法诞生、成熟并广泛应用的时期。文集中所收录的大部 [英]伯特兰·罗素 2023-04-10 21:51:08
1 存在主义咖啡馆

存在主义咖啡馆

巴黎,1933年……三位朋友正坐在蒙帕纳斯大道上的煤气灯酒吧里喝着杏子鸡尾酒。其中一个叫雷蒙·阿隆的年轻哲学家,正在向同为哲学家的让-保罗·萨特和西蒙娜·德·波伏娃盛赞一种他在德国发现的新鲜哲学——现象学。“你看,”他说,“如果你是一个现象 [英]莎拉·贝克韦尔 2023-04-10 21:25:02
1 费希特、马克思与德国哲学传统

费希特、马克思与德国哲学传统

马克思与德国古典哲学关系的研究,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经典学术议题。本书作者通过多方面的比较,开创性地探讨了费希特与马克思的关系。具体而言,包括通过对费希特与马克思的立场评述、勾勒费希特关于能动的主体观念和马克思源于政治经济学视角而生发的主体理论 [美]汤姆·洛克莫尔 2023-04-10 21: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