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奇妙的科学:生活里的数学家:与课内数学知识环环相扣,为孩子打开科学启蒙之窗,打开阅读视角、提升

1 革命与新科学

革命与新科学

《政治观念史稿》是一本结合政治观念史与政治史的卓越尝试,全面揭示了西方政治观念的历史脉络。第六卷《革命与新科学》首先分析了波舒哀和伏尔泰之间持续数世纪之久的灵性与理性之争。基督教奥秘体被地域性民族政治体取代,西方政治体在精神和智识上陷入了分 [美]沃格林 2023-04-08 17:52:29
1 话语、政治、日常生活

话语、政治、日常生活

【作者简介】露丝•沃达克(RuthWodak),为英国兰卡斯特大学杰出教授和话语研究主席。她是批评话语分析领域的奠基人之一,也是“话语-历史”话语分析方法的开创者。曾任教于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后于2004年起开始担任英国兰卡斯特大学教授。荣获 [英]露丝·沃达克 2023-04-08 17:40:55
1 日常生活中的當代宗教

日常生活中的當代宗教

黃應貴(主編)是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人類學博士,現任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特聘教授。他長期從事台灣原住民中的布農族研究,著有多本書籍,包括《反景入深林:人類學的觀照、理論與實踐》、《人類學的評論》、《人類學的視野》、《布農族》、《台 黃應貴/主編/丁仁傑/呂玫鍰/齊偉先/林瑋嬪/楊弘任/陳怡君/鄭瑋寧 2023-04-08 16:16:19
1 一个历史学家的宗教观

一个历史学家的宗教观

汤因比的历史观中,宗教占据着特殊的地位。他认为宗教对于认识人类本性、纠正人类的自我中心是必不可少的。本书是汤因比论宗教与社会关系的著作,可以说集中概述了作者的全部宗教思想。全书分两部分,分别是“高级宗教的萌芽”和“宗教在西方化的世界”。从文 阿诺德·汤因比 2023-04-08 15:46:21
1 科学与宗教的领地

科学与宗教的领地

何为宗教?何为科学?宗教是否会妨碍科学的发展?科学和宗教真的不能协调共存吗?“科学”和“宗教”是否适用于所有地区和民族?在探讨这些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科学”和“宗教”这两个概念的演变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前提条件。作者彼得·哈里森以其广 [澳]彼得·哈里森 2023-04-08 15:41:51
1 社会学家笔下的基督教史

社会学家笔下的基督教史

本书的核心问题是,为什么一个犹太人的小教派能够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宗教。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斯塔克对两千年的基督教史进行了一个系统精当的梳理,包括初期教会史、中世纪、宗教改革和近代基督教的增长。在这本书里,他用新视角回答了旧问题,用新方法对旧素材 [美]罗德尼·斯塔克著 2023-04-08 14:39:15
1 中国传统建筑木作知识入门

中国传统建筑木作知识入门

本书首先简要介绍了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基础知识,随后以北京地区清官式建筑为研究对象,重点阐述了木结构和斗栱的基本概念和技术要点。书中除了必要的文字叙述外,还配有大量古建筑实物图、工程图和权衡尺寸表,并在图片上加上了详尽的图解,以增强图文互动, 汤崇平 2023-04-08 09:47:29
1 菊竹清训:日本当代建筑的启蒙导师

菊竹清训:日本当代建筑的启蒙导师

本书收录了由矶达雄撰文、宫泽洋插图在建筑专门杂志《日经ARCHITECTURE》上发表的以建筑师菊竹清训为题策划的《建筑巡礼》特辑,按照报导完成的年代顺序编辑而成。共有25篇报导,其中5篇曾经在《日经ARCHITECTURE》上发表过,另外 [日]矶达雄文/[日]宫泽洋图 2023-04-08 09:46:25
1 阅读柯林·罗的《拉图雷特》

阅读柯林·罗的《拉图雷特》

本书收录了建筑理论学者王骏阳教授自2005年以来陆续写成的关于柯林·罗(ColinFrederickRowe,20世纪为重要的建筑理论家、评论家、历史学家和教育家之一)研究的文章。其中,既有译著的导读,也有翻译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相关文献资料 王骏阳 2023-04-08 08:33:22
1 中国古建筑知识一点通

中国古建筑知识一点通

早年,作者受邀到美国八所大学演讲,并回答了许多听众提出的问题。回到北京后,作者查阅笔记,整理了几十年来考察全国各地古建筑的研究成果。本书即在此基础上归纳整理而成。 张驭寰 2023-04-08 07:50:59
1 藏在木头里的智慧

藏在木头里的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建筑自是其中重要一环。然而,有关传统建筑的资料与志书常常使用古体字及拗口的建筑构件名称,这可能吓退一般读者;另一方面,散文式讲述又往往显得过于玄妙,迷幻难懂。由此产生了一个缺口,就是以建筑设计的角度审视古建筑,从而 朴世禺/凤凰空间 2023-04-08 07:34:40
1 造一所不抗拒生活的房子

造一所不抗拒生活的房子

本书记录了建筑师赵扬十余年来的实践和求学经历。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年轻建筑师成长的历程,他在不断的自我否定和重构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建筑观”。他认为,建筑师不应该执着于自己的理念,而应该放下个人偏见,让建筑不断地与现实对话,自然成长出它应 赵扬 2023-04-08 07: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