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读拉康
雅克·拉康是当代最具挑战性和争议性的思想家之一。他也是自弗洛伊德以来最具影响力的精神分析学家。拉康的理论影响已超出诊疗室范围,扩展到不同学科中,如文学理论、电影理论、性别理论和社会理论等。本书全面地涵盖了拉康的学术生涯,并为读者提供了一份易
(英)肖恩·霍默 2023-04-06 18:21:13
1
思想录
《思想录》是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在十七世纪的重要理论著作,它全书集中反映了帕斯卡尔的神学和哲学思想。本书承袭了理性主义的传统,深入探讨了人性、人生、社会、哲学和宗教等问题。这些内容对西方思想史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布莱士·帕斯卡尔 2023-04-06 18:17:27
1
海德格尔——贫困时代的思想家
一样,海德格尔的思想在哲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其深刻的哲学思想永远值得人们去探索和思考。洛维特在他的作品中深入探讨了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哲学,并将其放置于现代性危机的背景中加以解读。然而,海德格尔的矛盾性存在也始终让人难以理解和把握。他既
[德]卡尔·洛维特 2023-04-06 17:39:48
1
巴迪欧:关键概念
【编辑推荐】本书采用关键概念系统呈现法国著名哲学家阿兰•巴迪欧思想全貌。汇集英语世界巴迪欧主要的评论者和翻译者的文章,直面巴迪欧思想。本书使用巴迪欧自己的用词,将其规划放在自身恰当的概念框架中。【内容简介】阿兰•巴迪欧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哲学家
[澳]A.J.巴特雷/[澳]尤斯丁·克莱门斯 2023-04-06 16:55:56
1
清季民国时期的“思想界”
经过作者十年的研究,本书终于呈现在读者面前。它以全新的视角探究近代中国的历史,提出了许多新颖而有启发性的问题。因此,本书可谓是一部关于近代中国“思想界”的杰出力作。在本书中,“思想界”被视为问题的切入点。作者通过审视中国社会的变革来深入探讨
章清 2023-04-06 16:44:06
1
近代东亚翻译概念的发生与传播
中国是如何接受西方的概念及思想的?中华文明如何因应属于不同体系的西方文明?抛开日语的媒介作用,这些深层次问题难以回答。本书思考的是,译词或概念是在怎样的文化和思想背景下产生的,即使其为日本和中国共同拥有,在文化、政治背景迥异的情况下,两国在
(日)狭间直树/(日)石川祯浩主编 2023-04-06 15:40:21
1
中国“人文主义”的概念史(1901-1932)
《中国"人文主义"的概念史(1901-1932)》是一篇通过概念史的研究方法,探讨“人文主义”这一概念在近现代中国的逐步生成历史的论文。与学界已有的“人文主义”定义不同,本文尤其关注于概念的词汇形式,旨在回到近代中国的原初历史语境,探索晚清
章可 2023-04-06 15:02:41
1
思想与方法
"思想与方法:近代中国的文化政治与知识建构"是北京师范大学于2014年组织的国际高端对话暨学术论坛会议文集。该文集为迎接2015年该论坛的再次召开,将2014年论坛成果集结出版。该文集汇编了许多海内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著名学者,其中包括法
方维规主编 2023-04-06 15:00:44
1
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
王汎森教授的新作《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中國近代思想史的再思考》由兩部分文章組成。其中,一部分探討近代中國思想中「主義時代的來臨」這一主題,另一部分則闡述了對「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這一研究方向和態度的認識和看法。值得注意的是,后一部分主張
王汎森 2023-04-06 13:00:07
1
章太炎的思想
王汎森(1958年出生)是中国台湾云林人,于1980年获得台湾大学历史系学位,于1983年获得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学位,并于同年入伍服役。之后,于1985年成为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并于1987年入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
王汎森 2023-04-06 01:16:08
1
中国近代思想的“连锁”
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中国面临着巨大的西方冲击。许多知识分子借鉴了已经现代化的日本,开始直面西欧文化。本书主要考察了谭嗣同、章太炎、熊十力、梁漱溟和艺术家李叔同等人,探讨他们在面对时代课题和西方思想的冲击时,如何建构中华民族的思想和
[日]坂元弘子 2023-04-06 00:32:03
1
戊戌时期康有为、梁启超的思想
在现代政治中,理论与政策是紧密相连的。而戊戌变法则是近代史上的转折点之一。主要推动者康有为和梁启超是否有核心思想和成体系的理论?他们的思想来源是什么?这与改革的发展方向有何关系?在二十余年的时间里,茅海建教授一直致力于戊戌变法的研究。他从点
茅海建 2023-04-05 23: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