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奴役与自由

1 蒙让夫人的反抗

蒙让夫人的反抗

【内容简介】1775年,整个巴黎都充溢着愤怒的情绪。蒙让夫人,一位手工匠人的妻子,像那个时期大部分的家庭主妇一样,把时间都花在缝制衣服、照顾家庭和孩子们上。启蒙时代来临,她身体中似乎有一部分意识觉醒了:她也想像贵族一样生活,也想花时间让自己 [法]阿莱特·法尔热 2023-04-11 23:49:41
1 美国人的历史

美国人的历史

&M大学◎耶鲁大学美国史官方教材本书从一个独特的美国社群角度,将塑造美国的社会、政治和历史力量的复杂相互作用编织在一起。从美国之所以成为美国到美国人之所以成为美国人,个人与国家的故事相互交织。作者通过解读社群在这个国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来审 [美]约翰·马克·法拉格/[美]玛丽·乔·布尔/[美]丹尼尔·切特罗姆/[美]苏珊·阿米蒂奇 2023-04-11 22:53:26
1 巨人的陨落

巨人的陨落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中,每一个走向死亡的生命都在热情地生长。这些生命包括威尔士的矿工少年、美国的法律系大学生,以及穷困潦倒的俄国兄弟;富有的英格兰伯爵和痴情的德国特工也在其中。从充满灰尘和危险的煤矿,到闪耀的皇室宫殿,再到代表权力的走廊和 [英]肯·福莱特 2023-04-11 21:59:57
1 别人的动物园

别人的动物园

编辑推荐:•柏林墙倒塌32周年纪念之作,德亚4.7高分热评,《明镜周刊》等媒体佳评如潮。•作者亲身多年走访、实地考据东西柏林两大档案室,翔实梳理一段隐藏于动物园琐碎日常中的战后德国大历史,以新颖独特的视角,再现冷战期间东西两大阵营之间剑拔弩 [德]扬·莫恩浩特 2023-04-11 20:17:01
1 中国人的历史意识

中国人的历史意识

【编辑推荐】中国素有“世界第一历史大国”的美誉,留存的史书之山堪称宝库。数千年不断涌现的历史记载,背后究竟有何支撑?中国学者为编纂历史所做出的执着努力,又以何种精神为支柱?这本书试图探讨这些与中国人文历史息息相关的问题,探寻历史发展脉络,揭 (日)川胜义雄/川胜义雄 2023-04-11 19:46:59
1 我想和你好好的:给年轻人的亲密关系成长课

我想和你好好的:给年轻人的亲密关系成长课

你们明明相爱,但总是争吵不断。你投入每一段感情,却总是最后受伤。你们渴望亲密,却往往相对无言。在亲密关系中,这样那样的问题总会出现。但是,这些矛盾和冲突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让人感到似曾相识?在亲密关系中,你真正的自己是什么?它是如何 白福宝 2023-04-11 14:32:08
1 心灵与自然

心灵与自然

本书是著名学者格雷戈里·贝特森的经典之代表作。贝特森从跨学科的路径整合了其对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联结模式的探索,力图构建一幅有关世界是如何在心灵层面上联结在一起的图景。其整合了贝特森对于生命体彼此之间联结,以及生命体与其所处环境之间 Gregorybateson 2023-04-11 13:29:51
1 康德的自由学说

康德的自由学说

《康德的自由学说》一书对康德的自由学说进行了整体通贯的研究。该书指出,康德的自由学说并非像许多康德专家曲解的那样,缺乏生存关注、贱视人的情感,并且只是纯粹的理念。相反,康德的全部批判工作可以被视为成功证立“意志自由”的周全论证整体。康德批判 卢雪崑 2023-04-11 13:23:52
1 哲人的自然与道德

哲人的自然与道德

尼采是一个标签最多的哲学家,被归为生机主义者、后现代主义者、启蒙主义者、反形而上学主义者、虚无主义者、古典主义者、敌基督论者和法西斯主义者。然而,这些标签到底有没有帮助我们理解尼采,或者反而阻碍了我们去接近尼采这一“自由精神”?如果我们想从 [美国]列奥·施特劳斯 2023-04-11 11:47:31
1 十八世纪的自由

十八世纪的自由

在电子邮件、微博热题、微信朋友圈所造成的信息膨胀中,现代人的阅读与书写生活正慢慢被浏览与点赞所取代。资讯、商品、广告越丰富,精神生活就越匮乏。那么,当我们重返启蒙运动的文化现场时,与活跃于法国十八世纪文化界的文学家、音乐家、思想家发生照面时 [法国]菲利普·索莱尔斯 2023-04-10 22:19:18
1 论古人的智慧

论古人的智慧

本书收录了培根三篇最著名的文学作品:《论古人的智慧》、《宣告一场圣战》、《新大西岛》。这些作品以寓言或文学叙事的形式,表达了培根深思熟虑的哲学观。另外,本书还附有学者对这三篇作品的义疏。《新大西岛》被认为是培根的爱欲叙述和现代神话;《论古人 [英]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Bacon)著/刘小枫编 2023-04-10 21:51:57
1 尼采,自由精灵的导师

尼采,自由精灵的导师

作者埃利希·海勒(ErichHeller,1911—1990)出生于奥匈帝国的犹太家庭(今捷克境内)。他在布拉格取得法学博士学位后,于1939年前往英国,在剑桥和伦敦以研究德国哲学和德语文学为主。1960年以后,他主要生活在美国,担任美国西 [美]埃利希·海勒 2023-04-10 20: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