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最后十八年

1 晚清的新式传播媒体与知识分子

晚清的新式传播媒体与知识分子

该书名为《晚清的新式传播媒体与知识分子:以报刊出版为中心的讨论》,由台湾地区学者李仁渊撰写。该书调查了19世纪中叶以来,西方各种传播形式对晚清中国的影响及其产生的效果,并探讨了新式传媒在晚清社会政治和思想变革中的作用。该书主题主要聚焦在印刷 李仁渊 2023-04-06 00:19:24
1 晚清“三集团”关系及走势研究

晚清“三集团”关系及走势研究

“三集团”指的是由曾国藩开创的湘系集团、以李鸿章为首的淮系集团和最为后起的袁世凯北洋集团。本书旨在对它们各自的群体状况进行梳理,同时注重考察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走势,揭示这种“多边互动”的复杂情况。因此,我们需要有的放矢地将它们进行整合研究、比 董丛林 2023-04-05 23:50:41
1 晚清官场镜像

晚清官场镜像

晚清州县官杜凤治留下了数百万字的日记,反映了他眼中和心中的官场,从而提供了很多细节,如州县衙署的具体运作,州县如何借助基层权力机构管治乡村社会等。南海知县任上的日记则反映了晚清官府对大城市的管治。对听讼的记载和州县催征的记述,揭示了官员审案 邱捷 2023-04-05 23:23:41
1 走向“最后关头”

走向“最后关头”

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对中国政治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本书详细分析了当时中国国内各种政治势力应对该问题的情况,以及所引发的各种升降分合。日本的威胁、进攻和无理的经济要求对国民党政府施加了极大的压力,同时也激起了民众的愤慨。然而,蒋介石采取 [美]柯博文 2023-04-05 23:18:23
1 晚清北京的文化空间

晚清北京的文化空间

不同于上海、天津、广州等口岸都市主要晚清北京的意义更在于新旧共生、士庶交涉、旗汉杂居,传统政教与近代文明相融合。这一文化空间不仅固有政治资源,还在清末的“中西学战”、新旧社会冲突、上下关系变化、中外习俗更替等文化转型过程中具有特别的象征意义 夏晓虹主编 2023-04-05 23:03:35
1 开往伊斯坦布尔的最后列车

开往伊斯坦布尔的最后列车

根据战时外交官真实经历改编,土耳其畅销作家艾雪·库林创作的半纪实代表作,已获得欧洲犹太理事会小说奖,并在全球多个语言版本中热销。该小说与奥尔罕·帕慕克的作品齐名。小说中描绘了一段超越信仰的荒唐恋曲,两座战火蔓延的绝美城池,以及在横穿欧洲大陆 [土]艾雪·库林 2023-04-05 21:58:39
1 希特勒最后的阴谋

希特勒最后的阴谋

1945年4月,由于德国面临失败,希特勒将囚犯集结起来,全部139名囚犯将被处决。这些囚犯包括欧洲总统、总理、将军、英国特工、德国反纳粹神职人员、社会名流,以及被卷入炸弹事件的官员及其家属。于是,一场紧张而致命的行动开始了。囚犯们为逃亡进行 [英]伊恩•塞耶/[英]杰里米·德龙菲尔德 2023-04-05 21:05:21
1 第三帝国的最后八天

第三帝国的最后八天

对许多德国人来说,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死亡与1945年5月7~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之间的那些日子是“时间仿佛停滞”的“零点时刻”。在邓尼茨政府逃往弗伦茨堡时,盟军正在持续推进。柏林投降,火箭专家韦恩赫•冯•布劳恩所在的陆军C集团军在意大 [德]福尔克·乌尔里希(VolkerUllrich) 2023-04-05 20:55:04
1 寻找最后的抗战老兵

寻找最后的抗战老兵

自2009年起,作者朱春先开始寻找中国抗战时期的老兵。他走访了湖南、山西、重庆、云南等地的三十多位老兵,并完成了“寻找最后的抗战老兵”系列报道。现在,这些报道中许多老兵已经去世。他们所经历的战斗和生活经历是我们难得的口述历史资料。《寻找最后 朱春先 2023-04-05 18:50:08
1 最后的武士

最后的武士

战争智库专家,安德鲁‧马歇尔生动诠释了他身上的“军事智囊”这一概念,展示了他深入思考、敏锐洞察的思想和判断力。该书以生动而具体的方式,揭示了马歇尔对美国军事战略发展的持久贡献,深入探讨了他思考和行动的背景和动机,有助于读者了解和欣赏他卓越的 [美]安德鲁,克雷佩尼维奇(AndrewKrepinevich)/[美]巴里‧沃茨(BarryWat 2023-04-05 18:24:45
1 成为“最后一人”

成为“最后一人”

日本知名企业人手一册的职业技能学习指南,由日立前董事长川村隆亲笔撰写,重印七次创造销量佳绩。该指南涵盖从经营者到年轻员工都应掌握的“对待工作的方法”,是让日立集团起死回生、“坚持到底的力量”——让日立复活的功臣川村隆总结“专业职场人士”的必 [日]川村隆 2023-04-03 17:22:21
1 你是我最初和最后一个恋人

你是我最初和最后一个恋人

重新优化后的语句如下:你说:“梁瑞生,我在你手心上写了891遍我的名字,你就要记住我这么多年,不,减10倍,你要记住我89年零1个月。”我说:“那时我们都死了。”你说:“死了也要记得。”我说:“我一遍都没在你手心写,你是不是一点都不会记得我 骆瑞生 2023-04-01 19: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