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主要探讨群众运动的共有特征,重点在于描绘那些陷入狂热的乌合之众的人格。作者长期与下层民众打交道的生活经历使其得出结论,那些積极投身群众运动的人常常是一些失意者。他们认为自己的生活已无可挽救地失败,渴望逃离自我并寻求重生,将生命托付于某项神圣而伟大的事业,这样可以让他们感到无比光荣而整齐划一的群体生活则能够掩盖个人的责任、恐惧和无能。群众运动的领导者刻意培养参与者的罪恶感,號召自我犧牲以获得救赎。
自1951年出版后,《狂热分子》即被视为社会科学领域的经典之作,在短期内售出50万册以上,被译成10余种语言,许多大学政治系都将其列为必读书目。书中不乏充满智慧的思想火花和一针见血的比喻,风格酷似法国思想家蒙田与帕斯卡尔的随笔。至今,其中的佳言警句仍不断被引用和辑录。
埃里克·霍弗(EricHoffer,1902-1983)的一生十分传奇,7岁失明,15岁复明,父母早逝,靠自学成就学问。长年从事码头搬运工作,1964年成为加州伯克利大学高级研究员后,仍未离开码头,其许多观念都是在码头工作中形成,因此他也被称为“码头工人哲学家”。1982年获里根总统颁赠总统自由奖章,生平著作超过10部,包括《激情心灵状态》、《变迁的磨难》、《我们时代的脾性》等,曾多次获美国国家图书奖,《狂热分子》是他第一部和最著名的作品。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读者评价
从个人角度出发:有成就感的人会把世界看成一个友好的世界,失意者则乐于看到世界急遽改变。兴起的群众运动对家庭抱有敌对态度,日本的侵略削弱了中国紧密的家庭制度,所以早期侵华战争的时候,民族主义和共产主义兴起与壮大,现代社会人们则投身家庭的利益。...
失意者宁愿追随贩卖希望的人,而不想追求施舍救济的人。贩卖希望的人总是行动者和务实家,但说出的话像投机主意和理想主义者。这场运动由鼓吹者所煽动,狂热者所旺盛,行动者所巩固。可群众运动可以对社会,国家,宗教注入革新,活动的新鲜血液,促进其进步,这种矛盾让群众运动或者狂热者的意义存在。...
但正因这扭曲疾病,却也是让社会和国家振衰起弊、死而复生的工具。对于自我,对于世界的认识扭曲失衡,而出现的一种现象。狂热大底由于一种盲目的极端自信或者极端自卑。希望可以每个人都可以有自我,有本我,有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