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介绍:
宇宙在不断努力迈向未来,而未来却无意地走进了诗歌之中……
1818年,诗人约翰·济慈创作了诗歌《海柏利昂》,通过希腊神话中泰坦众神的衰亡探讨生命的真正面貌,了解改变和痛苦也是宇宙的永恒定律。然而,他并没有完成这首诗,而是将它改写为《海柏利昂的殒落》。对于他来说,创作诗歌就像是人类寻求救赎,必须亲自走完这段旅程。
改变和随之而来的痛苦是宇宙的恒常定律,人类世界终究无法避开这样的结果。于是,小说家探讨人类如何寻求救赎,他想到了诗歌,以《海柏利昂》为题创作了这本书。一段人类寻求救赎的旅程就此展开。
在700年后的人类世界中,地球已成传说,而人类已经成为统御宇宙的主要力量。在科技文明发展到极致的时候,变化和衰颓随之而来,末日之势隐隐浮现,整个银河弥漫着硝烟,七名朝圣者踏上了朝圣征途,他们要前往时塚寻找他们生命中未解之谜的答案。
这七名朝圣者都只是平凡之辈,即使曾经有过显赫威名也早已成为历史,他们带着自身的问题,承担着这看似毫无希望的重担。在这段旅途中,他们依次讲述自己的经历,每个人都有自己未解的生命课题,对于教士来说是信仰,对上校来说是生命,对诗人来说是创作,对学者来说是亲情,对侦探来说是爱情,对领事来说是承诺。在这六段故事中,每个人都是一座时间的孤岛,跨越不同的时空,而“爱”正是他们得以存在的依据,无论是对亲人的细心呵护;对神、对信仰的质疑或执着;从共同的困难中、情感交流或肉慾傾洩中产生的男女之爱,都是他们生命的动力,也是他们面对考验的支撑,唯有爱,才是可以跨越时空的永恒存在。
丹·西蒙斯
1948年出生于美国伊利诺斯州。1971年在圣路易斯的华盛顿大学取得教育硕士学位之后,随即展开长达18年的小学教师生涯。西蒙斯将自己的写作兴趣和专业工作结合得天衣无缝:每日课程当中,他必须对全班学生讲述整整半个小时的故事。他发现小朋友是十分精明而狂热的编辑,毫不留情地指出情节上前后矛盾、不连贯的错误。这些在课堂上所编织成的幻想情节和背景资料,成为日后“海柏利昂诗篇”(Hyperion Cantos)系列的核心原型。
他从恐怖小说出道,同时撰写科幻及主流文学,之后又跨足间谍小说、冷硬派侦探犯罪小说、历史小说、动作冒险小说等类型。无他出手则已,一出手则必定获得各文类资深读者与评论家的好评,屡屡荣获具有代表性的奖项。难怪幻想文类权威报导刊物《轨迹》(Locus)杂志会在2002年10月的专访中,借用罗伯·波特(Robert Bolt)名剧《良相佐国》(A Man for All Seasons,1960)的题目,盛赞西蒙斯是“横跨众文类之上的作家”(A Man for All Genres)。
他的长篇小说处女作《迦梨之歌》(The Song of Kali)一举为他拿下1986年的世界奇幻奖(World Fantasy Award)。之后的恐怖小说《腐肉解饥》(Carrion Comfort)等三部重量作接连摘下恐怖类型最高荣誉——布拉姆·史托克奖(Bram Stoker Award)、《轨迹》杂志读者票选奖恐怖小说类,以及英伦奇幻奖(British Fantasy Award)的桂冠。而《海柏利昂》更是展现了旺盛的企图心,整部小说拟仿乔叟《坎特伯利故事集》的结构,娓娓道尽荊魔神朝圣者身上所背负的故事。敏锐的科幻读者可以从字里行间嗅出自黄金时期至80年代中期所探讨过的种种主题元素。此书也获得1989年的雨果奖。
林翰昌
英国利物浦大学科幻研究硕士,科幻国协公民,以成为科幻
丹·西蒙斯(1948~),被美国读者公认为“美国最会讲故事的人”。出道近三十年来,他写遍奇幻、科幻、恐怖、推理、惊悚、历史等几乎所有小说类型,只要他出手,必叫好又叫座,捧回无数大奖,是名副其实的“跨界之王”。他的长篇处女作《迦梨之歌》一举拿下了奇幻小说的最高奖项世界奇幻文学奖;第一次涉猎恐怖题材的《腐朽的慰藉》就将恐怖小说界重量级的三大奖项布兰姆·史托克奖、英伦奇幻奖和轨迹奖包揽囊中;第一部长篇科幻史诗《海伯利安》更是获得了全球科幻小说至高荣誉雨果奖,以及轨迹奖、日本星云奖、法国宇宙奖,入围阿瑟克拉克奖、英国科幻奖等国际重量级科幻奖项,被誉为“二十世纪科幻文学史上难以超越的里程碑”。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