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本书都是十年前或更早写的。当时我很自以为是,相信很多事情,不相信很多,同时欲望很强,认为已知的就是一切。这些书中的人、情景和一些对话都是我当时经历过的,虽然在生活中并不特别,但是因为当时我对其他事情了解不多,所以觉得这些有趣,于是大肆渲染成文字。这些情景和人物都已经不再存在,那些活着的也已经年老色衰,而我自己也不再那么言行放肆和自以为是,因此有时会感到自己失去了继续写作的能力。
年轻时我认为很多重要的事情都在前方,只要一直奔走就能看到,结果走过来才发现那些重要的都已经在身后发生了,已经过去了,再往前又是一片空白。对已经发生的事情,没有什么值得遗憾的,也没有什么偶然,都是必然经过的过程。我不相信一个人会有两个以上的选择。
文化非常令人畏惧,像食物一样不吃就会死亡,吃了又被它所塑造。我怀疑文化的核心含义已经编写在基因里,不需要通过教育再去获得。我感觉自己就像在海洋中游泳,无穷尽的浪涛让人目不暇接,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达彼岸,有种像刚下树的原始人一般清澈、无邪的思维模式。这些书在我看来,是那个蒙昧时代的见证。活下去就必须活在自我虚构和自我陶醉中,这也许就是写作者的宿命,即使明白这一点也无济于事。
王朔,北京人。1958年出生,1976年高中毕业。曾先后在海军北海舰队服役、在北京医药公司工作。1978年开始创作。先后发表了《空中小姐》、《浮出海面》、《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顽主》、《千万别把我当人》、《橡皮人》、《玩的就是心跳》、《我是你爸爸》、《看上去很美》等中、长篇小说,广受读者欢迎。出版有四卷本的《王朔文集》(华艺出版社1992年初版)和《王朔自选集》等,曾引起轰动,一时“洛阳纸贵”,成为一部分青年人的精神象征。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读者评价
第一次读王朔的书,之前看一些人很追捧他,就说他很厉害,文字传达能力什么的,起初纪年也挺火的,的确,他的文字让我感觉就像东北的大蒜,辛辣里带着臭味,要说那描写,无论是场景,还是对话还是人物形象,非常直接,一点也不回避,不模糊,好像都覆盖了一层加重滤镜,人物已经环境的痕迹都非常明显,读起来会让人有一种很爽的快感,就像吃面条,吃饺子包子就蒜,越吃越有味,但是吃多臭,受不了,这股子男人味啊,离了女人不会形容,啥玩意都像女人,而且不是像妓女就是像难看的朝鲜女人,而且书中角色还对一个学生yy上了,我无法鉴定这样的内容...
王朔的小说,每每都是青春与荷尔蒙、大时代与小个人,不断说服着读者,怎么与世界和解,与自己和解。记得当时很快的读完,对父子相处之道有了些不同于长辈教诲的认识,读毕,就有些父亲的傲慢情绪,教孩子识字,识书名。...
马锐的好朋友铁军随母亲单过,母亲容貌尚可,只是没见几面就表现出对马的结婚需要是我没想到的。最终马锐与街口小流氓的火拼,导致抚养权的争夺,而法官的询问却道出马锐对被谁抚养都无所谓的原因,是说自己14岁了,却总被看成小孩子,没人听他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