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约瑟夫·弗兰克享有盛誉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文学-文化传记的第五卷,也是最后一卷。该书以罕见的才思和优雅描写了作家人生的最后十年,其中包括他写作出《少年》、《作家日记》和其登峰造极的杰作《卡拉马佐夫兄弟》的过程。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人生的最后几年,他终于赢得了他一直渴望的普遍认可。弗兰克的传记讲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俄国统治集团的特殊关系,同时还详细描写了他与屠格涅夫和托尔斯泰持续进行的竞争。在去世之前不到一年的一八八○年六月,现身普希金纪念活动标志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学生涯——及其激励听众:“我们不是依靠刀兵具有了普世性,而是依靠博爱的力量,依靠我们为人类重新统一成一个大家庭的齐心协力。”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因此成为世界文学遗产,尽管他无法每时每刻地体现如此崇高的理想。
作者在一八八一年一月去世,为这部无与伦比的文学传记画上了句号。这是一部真正无愧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天才的传记作品,而且无愧于他经历的那个非凡的时代和他居住的那片神奇的土地。
约瑟夫·弗兰克(JosephFrank,1918—2013)普林斯顿大学比较文学荣休教授,斯坦福大学比较文学和斯拉夫语言文学荣休教授。代表作五卷本《陀思妥耶夫斯基》(1976-2002)曾获美国全国图书评论俱乐部奖(传记类),两次(美国大学优秀学生联谊会的)克里斯蒂安·高斯奖,两次(现代语言协会的)詹姆斯·拉塞尔·洛厄尔奖,《洛杉矶时报》图书奖以及另外一些荣誉。另著有《俄罗斯棱镜:文学与文化随笔》(1990)、《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1991)、《宗教与理性之间:俄国文学与文化随笔》(2010)、《回应现代性:文化政治随笔》(2012)、《陀思妥耶夫斯基讲稿》(2020)等。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