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是他的封笔之作,书中揭示了中国士人在人格与仕途圆融之间的两难处境。作者通过卓越的考据功底和敏锐的诗人感受,生动还原了李白、杜甫的身世、婚姻、生活习性、政治活动、宗教倾向和文学创作,以及二人的交往和交游。
此书重点不在于评述李杜的诗歌艺术,而是透过他们的失败仕途生涯,探讨士人如何面对人格与仕途之间的两难选择。郭沫若的分析鞭辟入里,观点极富创见,语言也富有诗意。此书虽然有争议,但至今研究李白与杜甫仍不能绕过此书。
周国平评价此书时称,尽管人们对书中的立场有不同意见,但仍然钦佩郭老能在八十高龄,在遭受连遭丧子之后,仍然能够将历史著作写得如此文情并茂,充满活力。
此书论述的问题极具创见,值得深思。例如,李白究竟是哪里人?为什么说李白不是胡人?为什么李白可以一生游山玩水却不为生计愁?为什么说李白既庸俗又洒脱?为什么说杜甫嗜酒实不亚于李白?为什么说杜甫信奉禅宗?
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人。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社会活动家。建国后曾担任政务院副总理、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等职务。著作主要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青铜时代》、《十批判书》《李白与杜甫》等专著,诗集《女神》,剧本《屈原》《蔡文姬》《武则天》,译作歌德的《浮士德》等。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读者评价
我所反对的是把杜甫当为‘圣人’,当为‘它布’(图腾),神圣不可侵犯。一家注李,太不求甚解。”——郭沫若1977年1月28日复胡曾伟信,《东岳论丛》1981年第6期。对于根据一点网传消息而对郭沫若嗤之以鼻者,杜甫倒有联诗很对得上:“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