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日本的文化和政治联系可以追溯到1500年前,但目前两国关系紧张且危险。日本感到对中国不断增强的军事实力感到焦虑,而二战时日军暴行给中国留下的创伤至今未愈。近年来,中日国民对彼此的好感度不到10%,并认为对方应以更开放的态度正视历史,否则两国关系难以改善。
本书以推古天皇派出遣隋使的七世纪为开端,描述了中国向日本借鉴发展市场经济经验的重要转折点,包括朝贡贸易、甲午战争、殖民满洲、中日战争、日本对华经济援助、近年来中日关系的恶化等等。总体来看,中国在最初的一千多年中,凭借广博的文明和丰富的资源占据了上风。但到19世纪,日本成功实现近代化改革,并在甲午战争中击败中国,扭转了局势,后来居上。近40年来,尽管各界人士一直在推动贸易和旅游交流,但二战的创伤仍使两国合作困难重重。
傅高义认为,如今...
中國和日本在文化和政治上的密切連結可追溯至一千五百年前,但如今兩國關係緊張而危險。日本對中國不斷增強的軍事實力深感焦慮,而二戰時日軍暴行給中國留下的創傷至今未癒。近年來對對方國家抱有好感的中日國民比例尚不及10%,他們都認為對方應以更開放的態度正視歷史,否則兩國關係難以改善。本書以七世紀推古天皇派出遣隋使開篇,述至改革開放前後中國向日本借鑑發展市場經濟的經驗,考察了中日關係史上的多個重要轉捩點,包括朝貢貿易、甲午戰爭、殖民滿洲、中日戰爭、日本對華經濟援助、近年來中日關係的惡化等等。縱觀中日交往的歷史,在最初一千多年,中國憑藉廣博的文明和豐富的資源佔據上風。但到十九世紀,日本成功實現近代化改革,並在甲午戰爭中擊敗中國,從而扭轉局勢,後來居上。近四十年來,雖然各界人士推動貿易往來和觀光交流的努力不斷,二戰創傷之巨仍使兩國合作困難重重。傅高義認為,如今作為世界第二、第三經濟體的中日兩國間充滿敵意的緊張關係並非兩國關係中的歷史常態。他以歷史社會學的視角,指出中日一千五百年的交流史中更多的是欣賞對方、向對方學習、大海無波、和平共存的歷史場景。傅高義強調日本應為戰爭中的侵略行為鄭重道歉,同時也力勸中國將日本視為亞洲地區潛在的重要合作夥伴。為了世界秩序的穩定,這兩個大國必須從環境保護、災難管理、全球經濟及科學研究等領域的共同利益出發,重塑彼此間的關係。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