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认知与心理的先天限制,如何阻碍我们实现真正的正义?
完整讨论受害者、嫌疑人、法官、律师、证人、专家、群众......法律判决中各个行动者的视角如何受限,藉助最新科学研究成果,直探人性误区,提出解决之道!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畅销书 ★Audible.com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 ★《好读》(Goodreads)每月选书 ★2016正义社会媒体奖(Media for a Just Society Awards)决选名单 ★2015《更大的善》(Greater Good)年度选书 ★2015 绿袋子典型法律写作奖(Green Bag Exemplary Legal Writing)获奖书 ★20th 美好人生年度书奖(Annual Books for a Better Life Awards)决选名单
*书末〈读者指南〉收录十九个专为本书设计的讨论主题,可于读书会及课堂讨论中使用,强化阅读深度,激发对话火花。
性侵被害人在警局指认犯人时,明明真正的凶手就站在眼前,被害者却指认了无辜的怀特,使他平白坐了二十八年的冤牢——原来,根据研究,平均每三场证人指认,就会有一场指认出错误的人。
黑人驾驶维克多与白人警察科斯特之间的飞车追逐,造成维克多全身瘫痪,而录影机拍下了整个过程。最高法院自信「任何有理性的人看了影片,都会认为是维克多咎由自取」,但社会大众却不这么想。「事实」从来就不只一个,种族、性别、职业、年龄、政治倾向……一个人具有的特征和关系都影响了眼中所见的「事实」,人人心中都有偏见,所谓的「中立、客观」从来就不存在。
汤普森遭控武装抢劫,死刑定讞。他几度命悬一线,直到律师找出尘封多年的血型证据,证明了他的无罪。九年来,检察官刻意隐瞒了这项证据,可是,这不是因为检察官残酷,反而是因为他一心伸张正义,希望能不辱使命地制裁犯罪。
◎怀疑并非正义之敌,盲目的确信才是。
我们以为事实昭然若揭,却不知道自己只看得见自己相信的事。
我们以为义愤填膺是在守护最重要的价值,但立意善良的好人,却可能促成令人遗憾的不正义。
人的大脑与心理究竟有哪些运作上的特点,司法程序又出了什么问题,使得整个体制不但无法主持正义,反而危及了社会中最弱势的那群人?
針对司法判決中的不平等,作者在书中亦提出解方: 将科学研究成果纳入司法改革之中,改善警察与法务人员的训练,修正惩处罪犯的模式,让究责与辅导相辅相成,使我们不再亡羊补牢,而是防患于未然,未来能拥有一个更公平、安全的社会。
本书最大特点:
1.每一章都从一种参与者出发,涵盖司法判决里的众生相,不偏于特定角色,读者可透过本书关照司法审判全局。
2.专从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角度立论。
3.书中的举例不谈抽象理论或概念,也尽量不用专业名词,知识含量中等,但处处启发读者深度思考。
書中例子在丰富度和深入程度上拿捏得当,让完全没有法律背景、生活中不会接触到法律的人也能理解。而且因为書中主力探讨人的心理和认知过程,可说是每个人都有的经验,所以读者的代入感(自我探索或检讨)较强。整体难度是高中生可不费力掌握的程度,议题度高,尤其适合激发课堂讨论或社团辩论。
作者簡介亞當‧本福拉多AdamBenforado亞當•本福拉多(AdamBenforado)是卓克索大學(DrexelUniversity)的法律系副教授(AssociateProfessor)。他畢業於耶魯學院(YaleCollege)和哈佛法學院(HarvardLawSchool),並曾擔任過聯邦上訴法院的法官助理,和Jenner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