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不只是去一个地方;"田野"是一种理解的过程。田野是什么?田野就是"田野工作"(fieldwork),这个概念诞生于20世纪初,人类学祖师爷马凌诺斯基在初步蘭群岛的研究方式成为人类学方法论和认识论的核心——与当地人共同生活、学习当地语言和文化、参与观察——人类学学徒必须经历超过一年的田野洗礼才能"转大人"。田野仿佛是人类学的成年礼,但田野过程中,研究者的角色、主观经验、与当地的互动、权力位阶关系、政治历史脉络等都会影响其对当地文化的认识与解释。如何理解?何为客观?是研究者们在异地不断反思的课题。
20世纪中,李维史托《忧郁的热带》投下了一颗震撼弹。田野中人性面的书写、研究者的现身,成为另一种思考及书写趋势,也引发更多讨论及争辩。到了世纪末,不仅田野地点、研究对象改变了,研究者更来自四面八方,不限于英美主流文化圈;"田野"也不再是人类学的专利,社会学、政治学、地理研究等,只要有机会接触"他者",同样都必须面临田野的难题。一百年前带有浓厚殖民意味的田野,似乎有了不一样的面貌。
"田野"其实也是"故事";研究者"走进"别人生活、企图"说出"一个好故事。只是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必须面对许多知识养成过程中,甚至是个人成长、人生里的疑惑,与思考。所以田野不可能只是"工作",田野的理想是透过经验的接近,而能用不同的眼光了解对象。所以田野也不可能只是"工作",因为田野的过程势必会或多或少转化研究者对知识、对世界,甚至是对自我的认识。
田野,其实是一种理解的过程;理解他人、理解世界,以及理解自己。这本书是一群(当年)初出茅庐的台湾研究者所写下的田野故事。有些场景我们可能很熟悉:永康街的社区改造运动,人类学家不但介入,还得帮忙解决问题;九二一地震后,有些聚落改变、甚至消失了,研究者如何面对研究对象消失的问题?太鲁阁族正名运动,内部有什么不同声音,部落精英跟耆老如何看待所谓的"正名"?
有些议题,我们可能也思考过:对大洋洲小岛的原住民而言,有权力的外来者就是"whiteman",台湾去的研究者既不"white"也不是"man","文化包袱"不只存在于研究者,也存在于被研究的对象,要如何打破当地人的刻板印象?前进东南亚,面对台商与华商的研究者,看似语言文化亲近,但实际上到底一样、不一样?
如果你不是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学生,也不打算跨进这个领域,但或许你对了解异文化有点兴趣,对研究者到底在做什么感到好奇,这本书是研究的"后台"。书里有爆笑的窘状、有悲伤的别离、有恐惧和徬徨的时刻,也有自剖和深邃的体悟。
如果你对于互动、理解、在地、认同……对所有与"他者"有关的一切感到困惑,这本书是一群台湾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最深刻的分享。从初进田野的跌跌撞撞、适应期的文化冲击与调适、深入田野后的思索,到田野与个人生命的体悟。他们写的是自己长期田野的经验,也写下了他们对生命、对所学的反思。这本书除了写给人类学、社会学学徒,在当代,也是写给所有有机会与异文化遭逢的我们。
郭佩宜/主編任職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芭樂人類學》王宏仁/主編任職於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巷仔口社會學》張雯勤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郭佩宜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王宏仁中山大學社會學系趙綺芳倫敦羅漢普頓大學(UniversityofRoehampton)舞蹈系莊雅仲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人文社會學系容邵武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龔宜君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顧坤惠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邱韻芳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人類學碩士班、原住民專班林秀幸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人文社會學系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