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学者对伦理学的研究达到了盛极一时的程度,而伦理学相关的书籍更是汗牛充栋。其中一些重要的著作无法用简单的话语来进行概括。
在这些伦理学的著作中,有一些作品具有卓绝恒蹊的特点,这些作品是无法轻易忽视的。尽管有些著作的作者并不是当今最为知名的伦理学家之一,例如泡尔生,但他们所述的内容都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对于我来说,在众多卓绝的伦理学著作中,我选择译写了泡尔生的著作。为什么呢?因为伦理学不仅仅只是叙述一些理论和道理,它实际上是我们行为的标准。如果伦理学的学说偏颇,那么它就会影响实践界,造成无穷的害处。因此,过于极端的学说虽然能够振奇而受人欢迎,但往往容易误导读者;相较而言,平实的论述可能看起来不够激昂,但是对于身体力行的人来说,它能够带来更大的益处。这也是为什么我选择泡尔生的著作进行译写的原因。
现代伦理学发展出了两大学派:动机论派和功利论派。动机论派主张主观因素对于道德律规的先天性起了决定性作用;功利论派则主张客观因素在道德律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认为道德律规是后天发展的结果。这两种学派的缺陷也很明显:动机论派倾向于过于陈腐,功利论派则容易变得浅薄。而泡尔生的著作则借鉴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斯宾诺莎和其他伦理学大家的看法,来调和这两大学派的观点。这也与英国伦理学的最新研究思路非常吻合。因此,我译写泡尔生的著作并不是偶然的选择。
原著作者泡尔生是晚近德国的一位哲学家大师。他的哲学思想来自于康德派,并借鉴了斯宾诺莎和谢林的观点,同时也汲取了冯德和泰克纳等同代的大师的思想精华。他的著作涉及到伦理学、教育学等领域,其中以《伦理学大系及政治学社会学之要略》(System der Ethik mit einem Umriss der Staats- und Gesellschaftslehre)最为著名。这本书共分为四卷,分别是《伦理学史》、《伦理学原理》、《德论及义务论》和《社会之形态》。这本书已经有了1899年纽约的英译本,而在蟹江义丸的译本中,则将泡尔生的《伦理学原理》译成了《本论》并放入帝国百科全书中。然而,由于篇幅的限制,第三章的厌世主义内容被删节掉了。在明治37年,这本译作又被重新修订和补充,被合并到藤井健治郎所译的《伦理学史》和深作安文所译的《德论及义务论》中,形成了伦理学大系。这次译本省略了第四卷的内容,并且也删除了“政治学社会学之要略”这一章节。
蟹江义丸也对原著进行了精简和修剪,例如在提及康德、尼采等人时,过于专注于德国人士,而对于其他国家的哲学家却轻描淡写。他也在书中加入了一些西洋伦理学家的小传。虽然我重审了原著,但大部分内容还是保留了蟹江义丸的旧版。我选择译写泡尔生的著作,主要是因为它能够调和动机论和功利论两大学派观点,并且内涵平实,没有流于极端。我也认为,《伦理学史》和《德论及义务论》应该得到继续译写和传播。
泡尔生,德国知名的哲学家、伦理学家,主要代表作《伦理学体系》。泡尔生出生于施勒斯维兰振荷恩,1871年毕业于柏林大学,4年后任柏林大学教授。其哲学观点是二元论。其教育学著作的历史影响比哲学著作的影响更大。他的《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至今是人们认识德国现代大学的一本重要著作。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